- 魏瑜;孟平平;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与老年耳聋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GSE49522基因芯片来自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平台(GEO),样本来源包括听力良好的年轻成年小鼠8只、重度老年耳聋小鼠5只。采用R语言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和Metascape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进一步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最后利用Cytoscape插件CytoHubba筛选关键基因。结果:听力良好的年轻组和老年耳聋组共筛选出173个差异基因,GO分析显示差异基因生物学功能主要涉及超氧阴离子生成的调控、免疫系统过程的负性调节、活性氧代谢过程的正向调控、淋巴细胞增殖、单个核细胞增殖、白细胞增生等;Metascape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与氧化应激与氧化还原途径、IL-17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相关。结论: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10个基因Tyrobp、Fcgr3、Itgb2、Mpeg1、C1qb、C1qc、Ly86、Lyz2、Lyz1、Emr1,可能是老年耳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基因。
2023年03期 v.45 193-197+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马晓平;闫红娟;徐丹;巩平;
目的: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治疗耐药前后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 Precursor, Pro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水平,分析其与患者治疗方案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其在耐药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5例晚期NSCLC患者治疗耐药前后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液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Por GRP和NSE水平。结果:75例晚期NSCLC患者,耐药后血清ProGRP和NSE平均水平均高于耐药前血清ProGRP和NSE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ProGRP和NSE两者水平在NSCLC治疗耐药后具有相关性(P<0.001);晚期NSCLC靶向治疗耐药后血清ProGRP和NSE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化疗耐药后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75例晚期NSCLC患者,治疗耐药后23例进行二次病理学检查,其中3例转化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其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均呈高表达状态,均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阳性患者,比例约13.04%(3/23)。结论:血清ProGRP和NSE水平与晚期NSCLC治疗耐药具有相关性,通过二者的检测有助于判断晚期NSCLC药物治疗预后,为临床治疗NSCLC提供新思路。
2023年03期 v.45 198-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伟;王海松;佘冰洋;杨浩斌;张志强;罗琳;谢展鹏;张眉;
目的:寻找与宫颈癌预后相关的免疫相关性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nding RNA,IncRNA),构建宫颈癌预后评估模型,提高宫颈癌的生存率。方法:利用R4.2.1,采用Cox回归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Cox回归,寻找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宫颈癌患者基因表达差异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及生存信息差异,构建预后模型。利用R软件中“survminer”包(4.2.1版)生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利用R软件中“rms”包(4.2.1版)生成列线图验证模型。结果:采用Cox回归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Cox回归模型构建免疫相关的22个lncRNA模型(包括SCP2D1.AS1、LINC00469、LINC00308、LINC00158、MIRLET7BHG、ARRDC1.AS1、SNHG32、DDC.AS1、NUP50.DT、LINC00658、LINC00629、LINC02802、LINC01281、SBF2.AS1、WWC2.AS2、USP30.AS1、IL21R.AS1、AA06、ASB16.AS1、ILF3.DT、RBAKDN、FAM27E3),预后模型预测宫颈癌患者的总生存期(HR=9.54;95%CI:6.27-14.50,P<0.01),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绘制K-M生存曲线,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模型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免疫相关的22个lncRNA模型是子宫颈癌预后预测的独立因素,可为临床上宫颈癌个体化治疗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2023年03期 v.45 204-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张玲;徐江;
目的:比较聚焦超声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与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70例,按照随机法分成两组,A组(n=36)和B组(n=34)。A组采用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治疗联合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B组采用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治疗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根据术前术后两组症状评分、鼻炎结膜炎生活质量(RQLQ)评分比较疗效。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88.89%,32/36)高于B组(88.24%,30/34),但是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RQL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能量聚焦超声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与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均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为了能够使患者的效果达到最优,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应当因人而异。
2023年03期 v.45 212-215+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华;张义军;张之慧;周韵;
目的:研究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到2022年12月我院纳入的8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胰岛素治疗,试验组加以司美格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心肌缺血总负荷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HbA1c、FBG、TG、LDL-C及IL-1β [(5.51±1.23)%,(6.12±1.08)mmol/L,(1.31±0.1)mmol/L,(2.74±0.16)mmol/L,(26.54±5.31)pg/m L]较对照组显著降低[(6.83±1.48)%,(6.84±1.3)mmol/L,(1.37±0.10)mmol/L,(2.97±0.20)mmol/L,(35.15±6.17)pg/m L],HDL-C及IL-10 [(1.17±0.12)mmol/L,(35.01±8.84)pg/ml]较对照组[(1.01±0.08)mmol/L,(25.54±4.62)pg/m L]显著升高;心肌缺血总负荷(293.64±11.58)nm·min较对照组(124.39±9.69)nm·min显著降低,以上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美格鲁肽在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对心血管功能起到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2023年03期 v.45 216-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戴晓勤;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行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300例乳腺内可疑恶性结节病例,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图像特点、病灶检出率,明确其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300例病例中,共有203例患者确诊为早期乳腺癌,其中出现8例淋巴结转移,均行淋巴结清扫术;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超声检查(χ~2=7.223, P=0.007;χ~2=13.303, P<0.001)。结论: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可评估早期乳腺癌特点,诊断准确性较高,有望成为手术方式选择判断的敏感性指标。
2023年03期 v.45 220-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褚志强;张永国;杨婧;杨剑;张宏伟;
目的:评价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治疗组(观察组,n=49)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组(对照组,n=42),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缩短,而手术费用和总住院费用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6.12%)和10例(23.80%)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效果良好、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节约医疗成本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2023年03期 v.45 224-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郑丽丽;姜倩;赵生俊;
目的:探讨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产生凝血功能异常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12月30日院内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435例病例进行临床资料整理和分析,研究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凝血功能等指标,以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通过头孢哌酮舒巴坦产生凝血功能异常问题的主要要素。结果:435例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患者中,23例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占5.29%),412例未出现凝血障碍(占94.71%);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白蛋白、APTT、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谷丙转氨酶和白蛋白是引起头孢哌酮舒巴坦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谷丙转氨酶和白蛋白差异是引起头孢哌酮舒巴坦凝血功能异常的因素,应结合临床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023年03期 v.45 228-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孙付有;廖爱华;侯鸿鹏;何沛;
目的:探讨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对肺侵袭性真菌病(IF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肺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再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常规体检组,分析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血清G试验阳性率和BALF GM试验阳性率均高于常规体检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侵袭性真菌病60例患者中,血清G试验阳性者29例,阴性31例,将真菌培养作为金标准,其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79.17%,准确度为71.67%;BALF GM试验阳性和阴性分别为32例和28例,将真菌培养作为金标准后,其灵敏度为63.41%,特异性为68.42%,准确率为65.00%;血清G试验联合BALF GM试验诊断的60例肺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中,IFI测试阳性者有36例,阴性者有24例,真菌培养作为金标准进行测试,结果灵敏度为94.59%,特异性为95.65%,准确率为95.00%;血清G试验联合BALF GM试验检测,在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上都明显优于单独检测血清G试验或BALF GM试验的方法。结论:对肺侵袭性真菌病患者采用血清G试验和BALF GM试验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2023年03期 v.45 231-233+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艾景涵;孙玉娇;周伶艳;
目的:探讨互联网+居家延续照护服务的实践运营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自主开发的“居家照护平台”提供线上预约+线下上门服务,根据平台订单查询、项目统计等模块,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结果: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提供服务11 104人次,工作量11 889次;平均交通时间24.54min;平均服务时间45.73min;创收1 655 109元,患者满意度100%,无医疗事故、投诉纠纷发生。结论:“互联网+居家延续照护服务”成效显著,服务优势明显,能满足居家人群多元化、个体化的健康需求。未来应继续深化及拓展特色服务,通过各部门紧密联手,进一步加强标准建设、完善服务项目及定价、保障出行安全、积极引进居家适用医疗设备、建立服务双向评价等,助力这一便民惠民工程的真正落实。
2023年03期 v.45 234-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贾小平;姜敏;周静;马彩玲;
目的:了解目前克拉玛依市宫颈癌筛查妇女中高危型HPV感染变化及高危型HPV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行宫颈高危型HPV检测的25岁以上妇女相关资料,分析高危型HPV感染变化及高危型HPV具体亚型的分布情况,了解本地区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2019年至2021年三年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率依次为:12.86%,11.47%,11.04%,三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年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及以上病变(HSIL+)检出率依次为:6.99%,8.15%,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 641例具体分型的高危型HPV阳性中感染率较高的为:HPV52型17.28%,HPV16型13.76%,HPV58型11.50%,HPV56型10.75%,HPV51型10.15%;HPV52型在25~35岁、36~45岁及46~55岁年龄段妇女感染率均最高,分别为17.41%、17.03%、18.45%,在>55岁妇女中HPV58型感染率最高,为15.91%;高危型HPV单一感染率为80.20%,明显高于混合感染率的19.80%。结论:近三年宫颈癌筛查中高危型HPV感染率有下降趋势,宫颈HSIL+的检出率有上升趋势;高危型HPV亚型感染率较高的依次为HPV52型、HPV16型、HPV58型、HPV56型及HPV51型。
2023年03期 v.45 239-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文娟;
目的:了解老年慢病共存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主观幸福的相关性,为提高老年慢病共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便利抽取373名老年慢病共存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慢病共存患者自我感知老化总均分为(52.28±10.39)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总均分为(25.27±4.84)分。相关性分析显示,自我感知老化总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得分呈负相关(r=-0.624,P<0.01);年龄、婚姻状况及生活是否能够自理是老年慢病共存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度的25.6%;年龄、居住方式是老年慢病共存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均P<0.001),共解释总变异度的14.0%;自我感知老化能够独立解释主观幸福感的44.3%。结论:老年慢病共存患者自我感知老化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观幸福感水平偏低,且自我感知老化对其主观幸福感有较大影响。因此,医务工作者需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老年慢病共存患者树立正确的老化观念,以进一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2023年03期 v.45 244-249+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吕大祥;殷泰平;
目的:分析DRG付费试点地区的改革效果。方法:收集试点地区2020年6月-2022年6月医保结算数据,通过间断时间序列的分段回归分析改革前后住院人次数、平均住院日、30天再入院率、次均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五项指标的趋势变化。结果:t检验结果显示,总住院人次、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际补偿比和30天再入院率差异不显著(P>0.05);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显示,DRG付费改革后对平均住院日、住院人次数的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对30天再入院率、次均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结论:DRG付费改革在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费用控制、降低患者就医负担、提升医疗质量方面还有待提升。
2023年03期 v.45 250-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马玉龙;周国秀;芮东升;
目的:探讨兵团医学领域科研合作网络现状及演化趋势。方法: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1996-2021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在CNKI数据库中发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发文量、网络密度、关联度、中心性、小世界特性等指标展开分析。结果:发文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节点数与关系条数在2016年以前增长较快,网络密度、平均最短路径和关联度均呈上升趋势;近三年科研合作率为54.92%。中心性分析显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机构在科研合作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预防医学、病理学等学科科研合作频率较高;科研合作网络满足小世界特性。结论:兵团医学领域科研合作网络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2023年03期 v.45 25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樊嘉祥;孙侃;王江云;杨洁;
目的:探索石河子地区体检人群不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肥胖相关指标异常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后续的疾病防治提供科学建议。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三年间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人群,将其相关指标[BMI、血压(BP)、血糖(Glu)、血尿酸(s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脂肪肝(FLD)]从体检系统中导出后创建EXCEL数据库,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BMI分别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sUA、TG、TC和Glu呈正相关(P<0.05);(2)三年共同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为BMI、性别和FLD;高糖血症的危险因素为年龄与sUA;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为TG;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危险因素为Glu、sUA、TC和FLD;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为性别与sUA;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为BMI、sUA和TG。结论:(1)经BMI分组后,SBP、DBP、sUA、TG、TC和Glu水平与异常检出率随BMI增加而升高;(2)选取经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创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后,相关变量间互为危险因素。
2023年03期 v.45 258-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刘婧;王孟瑶;魏茜茜;热阿吾扎·拉毕甫;白玛玉珍;米利古;单红英;
目的: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对维生素D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认知度进行调查,为向高校大学生普及维生素D相关知识提供理论依据及科学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时间截点为2021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后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由调查对象扫描二维码进入问卷后,自填完成,共收集有效问卷255份;数据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校大学生维生素D相关知识平均得分率较低;不同性别在对维生素D影响生殖功能的认知度上存在差异;对维生素D具有不同认知水平的在校生对维生素D影响生殖功能的认知存在差异。结论:某高校在校生对维生素D及其功能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应加大维生素D相关知识宣传力度,以提高大学生对维生素D的认知度。
2023年03期 v.45 264-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