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医学

基础与临床医学

  •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术中植骨与否对骨折愈合疗效的对比分析

    王鑫;陶晶;唐永冬;何斌;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植骨与否对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分成两组,均行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一组(植骨组)术中常规植骨,一组(不植骨组)术中不植骨。对比两组术前、术后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侧跟骨长度、高度、宽度、B觟hle角、Gissane角、轴位角术中出血量、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后AOFAS评分,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所有对比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术中不植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2018年06期 v.40 481-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黄川生;张雪;陈卫军;王新春;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Embase、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前列地尔治疗CKD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而后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用Rev 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临床研究文献9篇,共计59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肾功能方面,实验组内生肌酐清除率[SMD=0.57,95%CI(0.35,0.78),P<0.0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肌酐[SMD=-0.52,95%CI(-0.71,-0.33),P<0.00001]、24h尿蛋白定量[SMD=-0.57,95%CI(-0.76,-0.38),P<0.00001]和血尿素氮[SMD=-0.57,95%CI(-0.74,-0.40),P<0.0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改善肾血流动力学方面,实验组左肾动脉直径[SMD=2.25,95%CI(1.96,2.55),P<0.00001]和右肾动脉直径[SMD=2.92,95%CI(1.48,4.37),P<0.0001]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左肾动脉阻力[WMD=-1.45,95%CI(-1.69,-1.22),P<0.00001]和右肾动脉阻力[SMD=-1.64,95%CI(-1.91,-1.38),P<0.0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无重大不良反应发生,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7,95%CI(0.27,1.71),P=0.41]。结论:前列地尔治疗CKD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和肾血流循环,临床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较低,样本量有限,仍需进一步研究。

    2018年06期 v.40 485-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早发型子痫前期相关microRNA和靶基因的挖掘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欧阳栋;李亚先;朱雪琼;

    目的:研究早发型子痫前期(EOPET)胎盘组织中mi RNA的表达差异,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筛选关键的mi RNA和靶基因,探索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从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搜索有关早发型子痫前期mi RNA、m RNA表达的数据(GSE103542、GSE74341),利用R软件分别筛选早发型与晚发型子痫前期、正常对照的胎盘组织中表达差异的mi RNA和m RNA,采用mi RWalk软件对7种差异性表达mi RNA的相关靶基因进行预测,并与筛选出的差异m RNA取交集即为得到的靶基因,将靶基因通过cytoscape,DAVID软件进行网络分析寻找核心分子。结果:共筛选出6个早发型子痫前期相关的mi RNAs和86个相关的靶基因,这些靶基因主要与c GMP-PKG信号通路、类风湿性关节炎通路、局部粘附、HIF-1信号通路有关,蛋白质网络互作预测得到了4个重要的EOPET相关蛋白质靶标,分别为COL5A1、COL6A1、DCN、ENG等基因。结论:通过对GEO数据集进行数据挖掘,共挖掘出6个早发型子痫前期相关的mi RNAs,在其作用的靶基因中挖掘出4个关键的靶基因,今后对其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阐释EOPET的分子机制,开发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2018年06期 v.40 494-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溶栓策略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比较

    周锐;

    目的:对比不同溶栓策略(院内、急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溶栓治疗时间不同,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研究组患者给予急诊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院内溶栓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心电图ST段恢复率(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CK-MB、CPK平均峰值时间低于对照组,且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溶栓时间(min)、住院时间(d)以及胸痛缓解时间(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随访12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1.90%)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P<0.05);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P>0.05)。结论:与院内溶栓相比,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更佳,具有推广价值。

    2018年06期 v.40 500-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CT脑灌注成像和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意义

    万杨莉;卓兵芝;王勇;

    目的:分析CT脑灌注成像(脑CTP)和头颈部CT血管成像(头颈部CTA)诊断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2例,分别施行脑CTP和头颈部CTA,分析患侧及对应健侧脑组织局部血容量(CBV)、血流量(CBF)、达到峰值时间(TTP)以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42例TIA发作患者经CT平扫均未见明显病灶,CT造影显示相应责任血管管腔狭窄29例(69.05%),颈动脉管腔内斑块66块,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异常者37例(88.10%);患侧CBF低于健侧,TTP及MTT均显著高于健侧,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CBV稍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A I期患者MTT显著低于TIA II期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 I期患者CBF显著高于TIA II期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 I期患者CBV稍低于TIA II期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CTP和头颈部CTA联用对于颈动脉狭窄性TIA发作患者能够获得清晰、准确的图像,临床价值较高。

    2018年06期 v.40 503-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150例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比较

    盛阳;白贺霞;杨军用;杨百京;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规律。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就诊并明确诊断的胃癌前病变150份病例。其中汉族、维吾尔族族、哈萨克族各50例。收集中医四诊、辨证分型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50例患者脾胃气虚、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胃络瘀血、胃阴虚构成比分别为33.33%、16.00%、18.00%、17.33%、8.00%、4.00%、3.33%;证型构成比前四位依次是脾胃气虚、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肝胃气滞,合计为84.66%;同汉族比较,维吾尔族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较高,哈萨克族脾胃湿热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气虚、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肝胃气滞依次是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胃癌前病变的主要中医证型。维吾尔族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较高,哈萨克族脾胃湿热均较汉族更多,故胃癌前病变的病因病机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均以气虚、气滞,湿热为主;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由于湿热导致的胃癌前病变比汉族可能更多一些。

    2018年06期 v.40 506-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低频超声及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肝包虫病价值

    李燕雯;陈瑜;

    目的:探讨低频和低频联合高频超声在肝包虫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上级医院共175例肝包虫病患者临床和超声声像图资料,其中单房囊肿型48例,多房囊肿型53例,囊壁钙化型43例,实块型31例。比较低频超声和低频联合高频超声在肝包虫病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低频超声诊断134例,诊断准确率为81.71%;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诊断164例,诊断准确率为93.71%,两者准确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联合高频超声可以提高对肝包虫病的诊断准确率。

    2018年06期 v.40 509-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56例维吾尔族和汉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RDW与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赵淑珍;刘旻;

    目的: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RDW、ACE、HCY与血脂相关检查项目结果,讨论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关系及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方法:检测分析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156名AS患者及同期150名体检者的HCY、RDW、ACE、TC、TG、HDL、LDL等项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AS患者的RDW、TC、TG、LDL检测结果明显高于体检者,而HDL低于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汉族AS患者ApoA显著高于维吾尔族患者(P<0.05),ApoB低于维吾尔族患者,ACE低于维吾尔族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S女性患者RDW、TC、TG、LDL、ApoB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W、TC、TG、LDL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升高,HDL降低,上述指标的变化可辅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的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载脂蛋白检测结果提示民族间的差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女性患者RDW及血脂水平更高。

    2018年06期 v.40 512-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嗜铬细胞瘤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道

    丁海峰;柳达;罗文利;徐丽丽;蔡金凤;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8岁,以"反复胸痛、心悸2年,加重6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诉2年前在快走时感胸闷、胸痛,位于胸骨后,为隐痛,伴有心悸,无放射痛,休息约3~5分钟后胸闷、胸痛可缓解。患者未重视,未就诊,上述症状时有发作。6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再次出现,较前加重,伴恶心、呕

    2018年06期 v.40 515-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分析

    许金芳;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72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心电图,观察组使用24h动态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效果。结果: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观察组为97.22%,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2018年06期 v.40 517-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焦虑、抑郁的心理干预与冠心病预后的关系

    吴启萌;王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公认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身心疾病。冠心病患者常并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焦虑、抑郁为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其影响机制目前尚没有定论,但大量研究显示其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均有负性影响。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因素、行为和环境因素、生理机制、药物相关因素等方面综述焦虑、抑郁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分析焦虑、抑郁的心理干预与冠心病预后的关系。

    2018年06期 v.40 519-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宫腔良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贺丹;

    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宫腔内赘生物,并分别对治疗宫腔赘生物的传统手术方法和新兴的宫腔镜下粉碎术进行介绍,就不同的宫腔镜治疗方案展开对比分析,探究其优点及缺点,以便为各类宫腔赘生物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2018年06期 v.40 523-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大学生饮食行为与体质指数相关性分析

    方益辉;范宽裕;苏宗义;

    目的:了解饮食相关行为对大学生体质指数的影响,针对饮食行为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441名本科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按照中国体质指数参考标准将统计的数据进行等级变量划分并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数据处理。结果:441名本科大学生中肥胖和超重率为19.27%,体重在标准范围内的占60.54%,体重偏瘦的占20.18%;男、女性别与体质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在吃早餐、吃夜宵、喝软饮料、年级、饮食消费金额等因素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大学生合理的饮食行为习惯或可有效控制大学生体质指数在正常范围内。

    2018年06期 v.40 527-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某团场餐饮具消毒效果分析

    钟敏;师茂林;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某团场餐饮具消毒效果现状,为餐饮具消毒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中的纸片法对大肠菌群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2016年共检测749份餐饮具,消毒合格数为354份,合格率为47.26%;盘子的消毒合格率(43.61%)低于碗的消毒合格率(49.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P>0.05);小型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合格率(31.74%)低于大中型餐饮单位(5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52,P<0.05)。结论:针对该团场的餐饮具消毒效果状况,要重点加强小型餐饮单位餐饮具的消毒监督监测,完善餐饮具消毒保洁设施,重视从业人员的餐饮具消毒技术培训,逐步提高餐饮具消毒合格率。

    2018年06期 v.40 530-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石河子市某社区全民健康体检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李丽;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某社区全民健康体检心电图结果异常情况,为预防部门开展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同时增强社区居民对心电图异常危害的知晓率,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及宣传,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对石河子市某社区卫生服务总站3 480名成年居民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并对心电图结果异常的居民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和咨询及合理膳食用药的宣传。结果:该社区成年居民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50.52%;各年龄组居民心电图异常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68.3,P<0.001),老年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71.64%,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石河子市某社区成年居民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以老年人群为主,开展社区疾病康复及防治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同时进行有效的健康宣传工作,从而降低人群中的危险因素水平,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进而降低慢性病的患病率等综合防治措施。

    2018年06期 v.40 533-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护理园地

  • 我国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重症患者床旁交接班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袁晓旭;马玲;李萍;

    目的:评价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危重症患者床旁交接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我国有关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对比传统沟通模式在重症患者床旁交接班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经过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合计5 903例患者。结果显示,运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床旁交接班,能降低交班问题发生率(P<0.001)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压疮发生率、非计划性脱管发生率、液体脱出渗漏发生率);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P<0.001)及患者满意度(P<0.001)。结论:与传统沟通模式相比,运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床旁交接班,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保护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2018年06期 v.40 536-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工作模式下三甲医院护士工作投入现况调查

    黄金梅;唐景霞;

    目的:了解护士工作投入水平,为改善护士工作投入状态、稳定护理队伍及开发人力资源提供政策依据。方法:使用工作投入量表对新疆兵团两所三甲医院498名护士进行便利抽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投入总体均值为(3.36±1.028),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活力维度得分相对较低。结论:护士工作投入处于中等水平,护士活力有待提高。

    2018年06期 v.40 542-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变化分析

    赵媛媛;马欣;魏华;刘亚;王艳;高静;

    目的:了解射频消融手术对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经房间隔穿刺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患者30例。采用简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数据结果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术前生活质量分别与术后3个月、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各维度中生理职能(R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精神健康(MH)、健康变化(HT)五个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半年中,患者有3例房颤复发,其术后生活质量高于术前。结论:射频消融术可通过提高患者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以及精力和精神健康来改善房颤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生活质量逐步改善。

    2018年06期 v.40 546-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健康宣教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

    陶新;

    目的:研究系统健康宣教对糖尿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6例,分为观察组(采用系统健康宣教)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每组各58例。对比分析两组首次来院及进行健康宣教后12周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后较首次来院所有指标均有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健康教育和系统健康教育均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但系统健康教育在效果上优于传统教育,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06期 v.40 550-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周琳;周燕;

    目的: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手术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探讨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我院手术室患者116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研究组使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干预组显著小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加快了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

    2018年06期 v.40 553-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个人数码助理(PDA)在手术患者交接中的应用

    冯小燕;邱红英;

    目的:探讨个人数码助理在手术患者交接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手术患者交接效率、缩短交接时间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702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PDA进行手术患者交接,选择2016年1-12月的725例未使用PDA进行手术患者交接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应用PDA进行手术患者交接前后交接缺陷的发生率及交接时间长短。结果:PDA应用于手术患者交接后,减少了交接缺陷的发生,缩短了交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实时采集患者围术期的相关信息,便于进行信息管理。结论:手术交接时使用PDA,可确保手术患者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

    2018年06期 v.40 55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学教育与医院管理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姬春;张国琴;冯雅楠;

    目的:通过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分析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3级、2014级本科护理学生共247人为研究对象,2014级为实验组实施翻转课堂教学,2013级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结果:实验组的实践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及格率和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高。结论: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效果,提高了教学满意度,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2018年06期 v.40 557-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元化考核方式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张君;李伟;王翠喆;

    多元化考核方式应用于《医学遗传学》,可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进而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多元化考核既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又能拓宽教师专业知识面,从而推动师资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根据学生反馈,不断优化考核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如何建立更完善的考核方式是《医学遗传学》教学者不断努力探索的方向。

    2018年06期 v.40 561-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混合式教学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

    周政;贾永娜;

    本文就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口腔修复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分析,吸收混合式教学理念,将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应用于《口腔修复学》的教程中,以雨课堂为代表,结合微课视频,对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整改。初步探索学生的课堂表现、总成绩及学生自我评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了自主学习的创新性,保障了口腔医学本科的教学质量。同时,为《口腔修复学》的教学创新提供新思路。

    2018年06期 v.40 563-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医学遗传学》一类课程建设体会

    王翠喆;张君;李伟;

    《医学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课程之一,课程建设是搞好教学的必备条件。石河子大学《医学遗传学》一类课程建设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就《医学遗传学》课程建设中的个人体会进行总结。

    2018年06期 v.40 567-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