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医学

基础与临床医学

  •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L-FABP和NGAL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丁海峰;柳达;罗文利;付平;高银凤;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uL-FABP)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uNGAL)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和微量白蛋白尿(MA)组;21例老年健康患者为正常对照(NC)组。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肌酐(U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应用ELISA法检测u L-FABP和uNGAL,以MDRD方程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NA组和MA组患者uL-FABP和u NGAL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A组患者uL-FABP和uNGAL水平最高。NA组和MA组u L-FABP和uNGAL分别与eGF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84、-0.614,P<0.05);二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8和0.683。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u L-FABP与eGFR有较好的相关性,uL-FABP可能是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敏感而准确的指标,有望用于临床监测。

    2018年04期 v.40 289-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模式超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增生筛查的诊断价值

    姜涛;李新华;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增生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我院血液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0例,分别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超声造影筛查、弹性成像技术筛查与病理学筛查甲状旁腺增生,比较各种方法的准确度及价值。结果:弹性成像技术检出准确度与病理学检出无统计学差异,高于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弹性评分集中在4分。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增生筛查中各种超声模式均具有一定的效果,而弹性成像技术的筛查准确度较高,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8年04期 v.40 293-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心动图与多层螺旋CT检测主动脉、肺动脉内径的对比研究

    罗春生;杨柳;王月香;席燕;刘红阳;谢岩;

    目的:对比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与多层螺旋CT(MSCT)在主动脉、肺动脉内径检测中的应用,并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40例需行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成年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主动脉窦部内径、升主动脉最大内径、肺动脉最大内径,在PACS系统上利用MSCT检查图像测量主动脉窦部内径、升主动脉最大内径、肺动脉分叉水平升主动脉内径、肺动脉最大内径。结果:MSCT测量主动脉窦部内径、升主动脉最大内径、肺动脉分叉水平升主动脉内径、肺动脉最大内径分别为:(33.93±4.37)mm、(36.43±4.38)mm、(35.00±4.61)mm、(25.58±3.97)mm;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窦部内径、升主动脉最大内径、肺动脉最大内径分别为:(32.96±3.83)mm、(33.94±4.0)mm、(21.92±2.05)mm。超声心动图测得最大肺动脉内径较MSCT明显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测得主动脉内径较MSCT略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CT所测得肺动脉分叉水平的主动脉内径较升主动脉最大内径略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MSCT均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评估主动脉、肺动脉内径的有效方法,但MSCT因能整体显示血管结构,特别是基于CTA或不基于CTA的血管三维重建能更准确地评估主动脉、肺动脉内径。考虑到超声心动图无辐射、成本较低,对多数有心血管风险患者可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初筛,主动脉、肺动脉内径增宽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是否进一步行MSCT检查。

    2018年04期 v.40 297-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龄患者TKA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

    陶晶;王鑫;何斌;唐永冬;孙路;

    目的:探讨高龄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的年龄大于70岁以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模式方案治疗组及快速康复模式(ERAS)治疗组,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患者住院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血红蛋白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RAS组术后住院天数(8.5±1.5)d,低于传统康复组术后住院天数(12.5±2.5)d,两组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一月膝关节HSS评分、术后VAS评分、术后血红蛋白值均优于传统康复组(P<0.05),ERAS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康复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在高龄骨性关节炎患者TKA围手术期应用可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可以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2018年04期 v.40 300-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模式镇痛对学龄前儿童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古昌剑;张淑芳;曹振刚;张新峰;李忠;李平;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对学龄前儿童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患儿90例,随机均分三组:多模式镇痛组(A组),局麻组(B组),舒芬太尼组(C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采用吸入全麻(七氟醚+罗库溴铵)。A组在术前静注帕瑞昔布钠0.8mg/kg,手术结束前10min静推舒芬太尼0.2μg/kg,在缝合切口时用0.25%罗哌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手术切口;B组只在缝合切口时用0.25%罗哌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手术切口;C组在手术结束前10min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分别于患儿清醒拔管后即刻(T1)、术后1h(T2)、2h(T3)、4h(T4)、8h(T5)和12h(T6)采用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观察镇痛效果,观察患儿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1时间点比较三组患者面部表情评分及FLAC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点A组、B组面部表情评分和FLACC评分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5、T6两时点三组间的面部表情评分和FLACC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的舒芬太尼联合长效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和手术切口局麻药浸润用于学龄前儿童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局麻组(B组)和舒芬太尼组(C组),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04期 v.40 304-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镇静镇痛集束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及预后的影响

    徐超;赵鸿雁;

    目的:探讨镇静镇痛集束干预(ABCDE Bundle)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2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入科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60例)和干预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镇静镇痛,干预组应用ABCDE Bundle。监测两组患者72h后四肢肌力得分(MRC-score)、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一周撤机率、28d生存率、气道闭合压(P0.1)、最大吸气压(Pi max)和呼吸浅快指数(RSBI)。结果:干预后Bundle组MRC评分、P0.1、Pi max和RSBI较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仅MRC评分和P0.1较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dle组MRC、Pi max、一周撤机率大于常规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P0.1和RSBI小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8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DE Bundle对机械通气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使患者更早撤机,其中P0.1、Pi max、RSBI可作为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预测指标,P0.1较Pi max、RSBI更有预测价值。

    2018年04期 v.40 308-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儿童创伤性湿肺的CT影像特点分析

    李渭征;陈永林;潘金勇;

    目的:探讨儿童创伤性湿肺的CT诊断特征及价值。方法:对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儿科收住的年龄在3~13岁明确诊断创伤性湿肺的儿童24例,结合肺部CT征象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结果:CT诊断创伤性湿肺24例,其中,间质型13例(54.1%),云雾型8例(33.3%),弥漫实变型3例(12.5%);合并损伤:合并肋骨骨折16例,肩胛骨骨折4例,锁骨骨折3例,气胸5例,血气胸1例。结论:儿童意外伤害所致的创伤性湿肺的CT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能早期发现肺实质改变,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018年04期 v.40 313-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表达及临床意义

    廖爱华;孙付有;

    目的:检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34例(对照组)和急性加重期患者36例(观察组)测定血清hs-CRP及Fib。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及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hs-CRP及Fib的检测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病情评估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8年04期 v.40 316-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靶点单侧穿刺与传统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郑勇;严峻;林旭;赵鹏飞;谭金明;

    目的:对比研究数字化靶点单侧与传统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分为数字化靶点单侧穿刺组和传统双侧穿刺组,每组各50例,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X线透视次数,比较术前、术后2天、术后第6个月及术后第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单侧组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明显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靶点单侧穿刺与传统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均满意,数字化靶点单侧穿刺手术时间短,X线透视次数少,安全性高,操作过程简化,值得推广。

    2018年04期 v.40 319-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术前辅助化疗对进展期结肠癌手术患者的疗效研究

    严俊杰;叶琦;舒建英;王胜;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肠癌术前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对患者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经术前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4个疗程、手术治疗、术后继续辅助化疗的进展期结肠癌患者54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直接行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的进展期结肠癌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并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综合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入院时,两组肿瘤最大径、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观察组与入院时及对照组比较其肿瘤缩小、CEA水平下降明显;观察组阳性淋巴结数少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消化道症状、血小板降低、粒细胞降低的总不良反应率68.52%,与对照组65.3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观察组复发率31.48%、死亡率11.1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5.77%、28.8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T分期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的分期状况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T分期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ORR、PFS、O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展期结肠癌患者术前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疗效,且并不增加治疗副作用,预后相对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04期 v.40 323-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李燕雯;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gray-scale ultrasound,GSUS)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及两者联合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共96个结节,术前接受甲状腺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不同甲状腺结节超声声像图表现,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96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58个,恶性结节38个,灰阶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86%、8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4%、83%、77%,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91%、86%。采用ROC曲线分析,灰阶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827,95%CI(0.737,0.89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810,95%CI(0.718,0.883),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891,95%CI(0.811,0.946)。结论: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均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

    2018年04期 v.40 327-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激光、微波和宫颈炎康栓局部治疗慢性宫颈炎糜烂样改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赵萍;

    目的:观察激光、微波和宫颈炎康栓局部治疗对慢性宫颈炎糜烂样改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糜烂样改变患者72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激光组、微波组和宫颈炎康栓组,每组24例,给予三组患者对应的治疗方案,对比三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激光组与微波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95.83%,数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炎康栓组临床有效率为60.83%,显著低于激光组和微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宫颈炎康栓治疗,激光治疗与微波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2018年04期 v.40 33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右侧残角子宫妊娠20+周破裂超声表现1例及漏诊分析

    王博;秦旭红;

    <正>1病例报告患者28岁,G2P1,停经5+月,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伴头晕8小时急诊入院,急诊超声示:盆腔偏左侧可见大小约5.2cm×3.5cm×4.3cm的子宫回声,内回声不均匀,见图1。其旁偏右侧可见一腔,腔内

    2018年04期 v.40 335-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殖道感染对胎膜早破及其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桑灵;王丽萍;李慧;刘小甜;

    目的:探究生殖道感染对胎膜早破及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胎膜早破孕产妇(86例)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时期中无胎膜早破孕产妇(86例)为常规组,观察两组孕产妇的感染情况与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孕产妇的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真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感染均高于常规组孕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产妇的产褥感染明显高于常规组孕产妇(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肺炎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是胎膜早破的诱发因素,增加孕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

    2018年04期 v.40 337-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少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反应观察

    张蕾;张萌;杨宗树;

    目的:研究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需要输血患者总计80例,随机抽取其中40例使用传统方法进行输血治疗(对照组),剩余的40例患者则接受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明显较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整个输血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应用到输血治疗中,能够控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患者对于整个输血治疗满意度也较高。

    2018年04期 v.40 339-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新疆某三甲医院静脉输液患者身份核查缺陷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静;林陶玉;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患者身份核查缺陷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对策。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新疆某三甲医院2017年10月22日10:00~14:00的住院患者展开静脉输液患者身份核查缺陷现况调查,收集一般资料和静脉输液患者身份核查执行中相关信息。结果:该院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为99.35%,腕带佩戴合格率为95.77%;身份核查合格率为86.97%,其中,反向核查合格率为93.97%,腕带核查合格率为93.00%。结论:腕带与反向核查存在的缺陷是静脉输液患者身份核查的薄弱环节。管理部门应通过安全培训等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身份核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018年04期 v.40 341-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药师参与居民医保患者用药合理性干预方法初步研究

    李杰;甘永祥;王建军;

    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医保用药合理性管理和控费工作进行初步研究,探索实现临床药师对居民医保合理用药管理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施处方审核中心、临床药师及处方点评专家委员会三级管理模式,对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居民医保的患者合理用药进行评价,并将居民医保不合理用药问题通过三级干预进行管理。结果:处方审核中心、临床药师及处方点评专家委员会干预成功率分别为86.7%、92.2%和100%,涉及金额分别为76 519.5元,135 475元和13 225.5元。结论:充分发挥药师监督指导作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居民医保患者合理用药。

    2018年04期 v.40 345-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综述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及新治疗策略

    魏新素;刘永太;秦勇;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临床分离出的假单胞菌最常见的菌株,可致多种感染,其耐药性已变得越来越普遍。耐药机制包括:天然耐药性、获得耐药性和适应性耐药。针对PA感染,不断有新的治疗方法出现,如:外排泵抑制剂(efflux pump inhibitors,EPIs)、噬菌体、纳米技术、针对PA感染的疫苗等。本文着重综述近年来有关铜绿假单胞菌毒力、耐药率、耐药机制研究文献,并对PA感染新的治疗方法做分析。

    2018年04期 v.40 349-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维生素D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进展

    欧阳栋;

    维生素D在人体健康中具有多效性,其内分泌系统对钙稳态、骨盐沉积、免疫功能、细胞增殖和疾病预防具有关键作用。近期研究显示产妇维生素D缺乏与子痫前期发病相关,维生素D缺乏是子痫前期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故探讨维生素D对子痫前期的影响和发病机制对子痫前期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4期 v.40 354-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护理园地

  • 突发性耳聋患者急性应激反应与焦虑、抑郁的相关研究

    闫春燕;吴敏;杨琴;

    目的:了解突发性耳聋患者急性应激反应与焦虑、抑郁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对22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222例患者SASRQ平均得分为39.00(21.75,60.00)分;SAS标准分得分为(53.16±12.25)分,SDS标准分得分为(56.64±10.19)分;突发性耳聋患者SASQR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存在急性应激反应和焦虑、抑郁情绪,急性应激反应总体水平不高,焦虑、抑郁处于轻度水平,并且患者的急性应激反应与其焦虑、抑郁成正相关。

    2018年04期 v.40 359-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对老年COPD患者及家属进行中医人文关怀的效果分析

    熊琪;夏伟伟;杨百京;

    目的:探讨对老年COPD患者和家属实施中医人文关怀的必要性。方法:选择11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同时配对选择观察组患者的固定家属56例。两组患者接受中医人文关怀,并对观察组的家属同步进行中医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反复住院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后观察组患者的反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COPD老年患者及家属同步进行中医人文关怀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4期 v.40 363-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医学教育与医院管理

  • 内科学考评体系改革与管理的探索——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段新菊;张茜;严琴;李志红;王丽;徐丽红;苏向辉;

    内科学考试中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存在诸多弊端,考评改革迫在眉睫。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科学考评体系改革与管理办法集成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以探索更适合医学生的内科学形成性评价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岗位胜任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操作能力、人文素质和沟通交流能力。

    2018年04期 v.40 36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卫生统计学》实验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王奎;芮东升;张眉;闫小龙;张会会;何转霞;

    目的:为了推动《卫生统计学》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开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卫生统计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与国内同行分享教学改革成果。方法:在本院2013级和2014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127人)中开展实验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结果:总结了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论:混合式教学改革需要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强大的教学团队作为支撑,亟需联合多所国内高校的专业教学团队,共同丰富、分享教学资源以起到规范、示范的作用,提高教学水平。

    2018年04期 v.40 369-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CBL+LBL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闫贻忠;马娇龙;何佳;郭恒;郭淑霞;张向辉;刘佳铭;

    目的:评价案例教学法在非预防专业本科生流行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6班及口腔专业1~2班共8个班,24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CBL+LBL组,4个班121人)和对照组(单纯LBL组,4个班125人)。结果:(1)实验组的实习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末考成绩相反(P<0.05)。(2)实验组学生素质相关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对课堂评价指标除预习必要性外,其余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L+LBL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成绩、综合素质及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流行病学实践教学水平。

    2018年04期 v.40 372-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背景下系统解剖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陆环;鲁德忠;赵志敏;吴复琛;沈建军;张佳;吴江东;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通过近年石河子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完善,系统解剖学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借助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和数字人的教学优势,让教与学更生动,课堂更形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同时,指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学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提供依据。

    2018年04期 v.40 376-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PBL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袁博;张惠荣;邢蓬蕊;王文秀;

    目的:为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相对比,研究新方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系70名学生分成PBL和LBL两组,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及LBL教学法进行理论和临床见习的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理论学习中PBL组学生病例分析平均成绩、及格率高于LBL组学生,临床见习中PBL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LBL组,学生对PBL组教学效果评价更好。结论:PBL教学法能提高理论和临床教学质量,值得在儿科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2018年04期 v.40 379-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规范化教学查房培养医学生沉浸式临床学习能力

    朱余蓉;常向云;

    在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展开、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作为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查房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教学查房的实施方面,探讨如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规范开展教学查房。

    2018年04期 v.40 383-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征稿启事

    <正>《农垦医学》(原《石河子医学院学报》)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石河子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栏目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传统医学、临床护理、初级卫生保健、卫生事业管理、课题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讨论、专题讲座、短篇报道、临床病例讨论等。本刊面向国内

    2018年04期 v.40 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