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金鹏;李南方;杜芯瑜;
目的:分析饮酒量跟OSA病情的临床资料相关性。方法:对167例高血压男性患者,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饮酒史,分析长期酒精摄入与OSA的相关关系。结果:1.非饮酒组(47例)、少量饮酒组(54例)与大量饮酒组(66例)的年龄、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BMI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饮酒组、少量饮酒组与大量饮酒组的三酰甘油、血糖比较,认为三者之间存在差异。2."饮酒杯数"与"RDI"的偏相关系数为0.684(P<0.01),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很高。非饮酒组与少量饮酒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而大量饮酒组与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3."饮酒杯数"与"最低氧饱和度"的偏相关系数为-0.479(P<0.01),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性。而非饮酒组与少量饮酒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大量饮酒组与两者之间差异性大。结论:量饮酒会导致OSA程度的加重,而少量饮酒并不增加OSA的风险。通过本次研究,为饮酒导致OSA加重提供了临床资料。通过积极地宣教,使病人认识到饮酒的危害,自觉地减少酒精的摄入,更好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家庭负担。
2016年06期 v.38 481-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文杰;沈书毅;阮开学;田书信;黎永军;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是否会对胃镜下胃黏膜剥离(ESD)后医源性溃疡的愈合产生影响。方法:选取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期间行胃ESD术的55例患者,根据其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分别比较两组在术后4周、术后6周的溃疡直径及溃疡愈合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4周Hp阴性组溃疡直径和溃疡愈合率优于Hp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Hp阴性组溃疡直径和溃疡愈合率优于Hp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黏膜剥离术后人造医源性溃疡愈合的重要影响因素。
2016年06期 v.38 485-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玲;杨国军;曾妍;徐江;
目的:检测朊蛋白(Pr Pc)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结果与相应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r Pc在鼻咽癌及鼻咽部炎症组织表达差异,并分析其在鼻咽癌不同分化程度、年龄、性别、TNM分期等临床病例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Pr Pc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0.0%(18/60),鼻咽部炎症组织表达率为8.3%(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6 P<0.05)。在鼻咽癌TNM分期中阳性率随分化程度下降而升高(P<0.05)。在TNM分期中朊蛋白在Ⅰ、Ⅱ期中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明显升高(P<0.05),但在Ⅲ、Ⅳ期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Ⅰ+Ⅱ期和Ⅲ+Ⅳ期的总体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 Pc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性别、年龄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 Pc在鼻咽癌中高表达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密切相关,能为鼻咽癌早期诊治提供帮助。
2016年06期 v.38 489-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军杰;方红丽;张玲;郑勇;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1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根据症状学标准和电子胃镜(洛杉矶分类标准)标准分为4组,即A级组、B级组、C级组、D级组。与同期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9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并且对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食管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组患者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分别为25.22%和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7,P<0.05)。幽门螺杆菌阴性的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相比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略高。结论:幽门螺杆菌可能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6年06期 v.38 493-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廷旭;王海霞;
目的:探讨近端释放支架置入器置入食管支架治疗高位食管恶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例高位食管恶性梗阻患者行胃镜直视下应用近端释放支架置入器置入食管支架。结果:10例患者均一次性放置成功,成功率100%,吞咽困难评分由术前(3.88±0.34)分降至(1.88±0.38)分(P<0.05)。结论:近端释放支架置入器在高位食管恶性梗阻患者置入食管支架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定位准确,患者依从性好。
2016年06期 v.38 496-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燕;梁伟娟;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226例,其中,单纯T2DM患者170例,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6例,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ROC曲线分析IL-6、TNF-a、hs-CRP、PCT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DM患者的IL-6、TNF-a、hs-CRP、PC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T2DM患者比较,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IL-6、hs-CRP、PC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IL-6、TNF-a、hs-CRP、PCT的AUC分别为0.903,0.808,0.934,0.862。IL-6敏感性84.3%,特异性85.6%;TNF-a敏感性76.3%特异性84.5%;PCT敏感性82.6%,特异性86.6%;hs-CRP敏感性85.6%,特异性91.2%。而几项联合检测时,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6%、98.4%、95.6%和94.7%,均较IL-6和PCT等单项检测时升高。结论:对IL-6、TNF-a、hs-CRP、PCT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相关数据检测,有助于T2DM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016年06期 v.38 498-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顾丽;买妮莎汗;李园园;刘晓兰;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恶性肿瘤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子宫恶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以及30例子宫恶性肿瘤行开腹手术的并发症。结果:主要并发症肺栓塞、肠梗阻、慢性尿潴留、输尿管损伤、右下肢肢体感觉异常及泌尿系感染,两种手术无差别;术后切口感染,开腹组有4例,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并未增加手术并发症,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感染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6期 v.38 502-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艾买江·库尔班;沈宏达;汪银魁;
目的:探讨对老年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于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均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疼痛症状及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术后2d、术后6个月时患者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平均丢失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可迅速缓解疼痛,改善活动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2016年06期 v.38 505-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健;刘长青;史晓敏;
目的:探讨五家渠地区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五家渠医院收治的200例年龄<45岁因胸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青年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生化指标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冠脉造影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tata 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青年人冠心病发生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病例组的青年患者男性(P=0.002)、吸烟史(P=0.003)、高血压史(P=0.035)、肌钙蛋白T(cTnT()P=0.000)、B型钠尿肽(BNP)(P=0.000)、总胆固醇(Tc)(P=0.023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41)、血糖(P=0.000)、纤维蛋白原(Fib)(P=0.03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TBIL)(P=0.001)、直接胆红素(DBIL)(P=0.00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患者性别(OR=3.41)、吸烟史(OR=2.41)、高血压病史(OR=1.99)、TC(OR=1.33)、LDL-C(OR=1.37)、Fib(OR=1.76)、TBIL(OR=0.90)和DBIL(OR=0.76)水平与青年冠心病的发生呈显著相关性。结论:男性、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纤维蛋白原、低胆红素是青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对这部分人群进行早期预防与治疗。
2016年06期 v.38 508-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书毅;姜文杰;阮开学;黎永军;
目的:分析胃黏膜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溃疡愈合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由于胃黏膜病变行胃ESD术55例患者,观察手术时间、术中是否出血、手术部位,手术创面大小及术后6周胃镜复查时溃疡的大小、分期及溃疡愈合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ESD术后6周溃疡愈合的单因素分析表明,手术创面大小、术中创面是否出血、病变病理分型与溃疡愈合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仅手术创面大小与溃疡愈合显著相关(P<0.05)。结论:手术创面大小是影响ESD术后医源性溃疡愈合的重要影响因素。
2016年06期 v.38 512-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娜;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后复发情况,探讨其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将在我院妇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术中剔除子宫肌瘤的数目、类型、大小等特征,随访术后子宫肌瘤复发及妊娠情况,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随访4年,术后总复发率为26.79%,其中单发肌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多发肌瘤的复发率(P<0.05);分析显示:年龄、肌瘤大小、肌瘤数目是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肌瘤大小及肌瘤数目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进行复发风险评估有益。
2016年06期 v.38 515-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兵;李长国;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80例诊断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运用聚焦超声治疗,根据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症状和体征计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总有效率分别为88.8%、85.0%、78.8%,且均无鼻中隔穿孔、鼻粘膜萎缩、嗅觉减退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06期 v.38 518-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凌云;邹文婷;唐潇萧;党玉婷;常向云;孙侃;
目的:在医院人群中进行跟骨和桡骨定量超声法(quantitative uitrasound test,QUS)测量骨强度(stiffness index,SI)与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临床对比,探讨桡骨能否替代跟骨作为超声骨强度诊断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检测部位。方法:收集自2014年10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就诊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成年女性389例,采用DXA测定腰椎1-4、双侧股骨颈BMD值,同时采用QUS测定跟骨及桡骨SI值,以DXA为金标准,评价QUS测定跟骨和桡骨SI与BMD在骨质疏松筛查和诊断中的相关性。根据跟骨及桡骨测定的QUS-T和QUS-SI,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计算跟骨及桡骨诊断骨质疏松的临界值及灵敏度、特异度,探讨跟骨及桡骨QUS在诊断OP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在骨量正常组中,跟骨与桡骨的QUS与DXA检出率相差较大;在骨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中,DXA分别与跟骨QUS、桡骨QUS一致性较高。(2)跟骨QUS的SI与DXA各部位BMD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桡骨QUS的SI与DXA各部位BMD无明显相关关系。(3)跟骨QUS及桡骨QUS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当跟骨QUS-T值诊断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最佳截断值为-1.75,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3%和75.4%。当跟骨QUS-SI诊断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为0.847,最佳截断值为74.50,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3%和76%。桡骨QUS-T值、SI值对骨质疏松尚无诊断价值。结论:跟骨QUS测定SI与DXA测定BMD有较好的相关性,QUS-T值及QUS-SI对诊断骨质疏松有一定的价值。桡骨不可替代跟骨作为QUS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检查部位。
2016年06期 v.38 520-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文;刘浩;崔凤荣;
目的:观察经直肠超声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穿刺诊断中的应用,探讨其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靶向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50例,对该50例患者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检查,对于PSA升高且临床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在行穿刺前,对该50例患者均行常规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之后再进行TRE检查,将弹性检查图像显示为蓝色的区域(硬度较高区域)定义为前列腺癌可疑区,随后对患者进行穿刺活检,首先行标准12点活检方案,再对可疑结节进行靶向穿刺2或3针,以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与超声检查(包括TRUS及TRE)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病理证实恶性病变35例,良性病变15例,TRUS诊断良性病变40例,恶性病变10例,其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误诊率、准确率分别为:80%、24%、37.5%、80%、20%、46%,结合弹性成像技术后诊断良性病变20例,恶性病变30例,其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误诊率、准确率分别为:75%、83%、75.5%、83%、54%、80%。结论:经直肠超声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前列腺癌病灶进行目标活检,提高前列腺癌穿刺诊断阳性率。
2016年06期 v.38 525-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小菊;王飞燕;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发病原因、机制、鉴别诊断、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除有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外、尚伴有精神障碍、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和尿铜排出量增高。结论: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的肝豆状核变性易误诊为肾病综合征,临床上一定要注意鉴别诊断,完善相关检查,减少误诊。
2016年06期 v.38 529-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欧晴晴;马雅静;
目的:探讨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份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收治的2例因维生素K缺乏致凝血功能异常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不能正常进食、低脂饮食、患有糖尿病等高代谢率疾病、肝胆疾病、大量服用头孢类药物等是维生素K缺乏的综合因素。结论:对于存在因综合因素导致维生素K缺乏的患者,应及时补充维生素K,预防发生出血。
2016年06期 v.38 531-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乔海峰;
目的:探讨自制冲洗引流管治疗指(趾)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指(趾)骨慢性骨髓炎确诊患者行彻底病灶清理后,自制冲洗引流管,以0.9%氯化钠注射液、碘伏、庆大霉素间断冲洗引流,冲洗时间不少于2周。结果:经治疗后,10例患者拔管前引流液3次细菌培养均阴性,切口均甲级愈合,患指(趾)肿痛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均得到治愈。随访6~12个月,未出现伤口不愈合或感染复发。患者伤指(趾)功能较为满意。结论:自制冲洗引流管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治疗时间短、杀菌效果好、对组织无刺激性、治愈率高等特点,是临床治疗指(趾)骨慢性骨髓炎一种可靠方法,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2016年06期 v.38 53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新莲;王玲花;赵敏强;王彩丽;
目的:总结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37例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6.6%;精神分裂症有效率96.8%;躁狂症有效率100%;抑郁症有效率100%;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ECT安全性高,起效快,疗效好,值得推广。
2016年06期 v.38 537-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