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医学

基础与临床医学_论著

  • Neuritin过表达对BMSCs增殖的影响

    王红颖;徐芬;黄瑾;

    目的:为全面了解Neuritin的功能,探讨Neuritin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已构建Neuritin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Neuritin,转染BMSCs,通过MTT、细胞计数等观察Neuritin过表达对B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BMSCsneu约在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5天进入平台期;细胞计数结果显示,Neuritin过表达与BMSCs的数目呈负相关,并且在各检测点上,稳定表达Neuritin的BMSCs数目均低于对照组。结论:Neu-ritin过表达抑制了BMSCs的增殖。

    2011年04期 v.33 289-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喀什维族胃癌HER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陈石岩;张亚静;米开热木;龚燕;周娜;黄文斌;潘晓琳;

    目的:研究新疆喀什地区维族胃癌患者HER2蛋白表达状况,同时探讨HER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77例新疆喀什地区维族胃癌患者手术标本,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结果:77例维族胃癌患者中位年龄55岁,男女比例为3.27∶1。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3.4%。HER2蛋白表达为1+、2+和3+者分别为22.1%、14.3%和9.1%。HER2蛋白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肠型胃癌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中、高分化腺癌高于低、未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者和临床分期Ⅲ期、Ⅳ期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Ⅰ、Ⅱ期(P<0.05)。而胃癌中HER2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与汉族胃癌患者相比,维族胃癌患者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可能存在种族差异。维族胃癌HER2蛋白表达多见于肠型腺癌,并可预测胃癌患者的临床生物学行为。

    2011年04期 v.33 293-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普文静;赵静;孙振柱;王盛;张晓军;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病理、组织来源及免疫组化。方法:对6例SP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及用以下13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E-cadherin、β-catenin、α1-AT、CK7、AEl/AE3、Vimentin、Syn、NSE、CD56、PR、CD10、CD117、Ki-67。结果:肿瘤组织由假乳头状区、实性区及囊性区混合组成,假乳头状是肿瘤的主要组织学结构。肿瘤表达AEl/AE3、Vimentin、Syn、NSE、CD56,β-catenin和PR,弱表达α1-AT;部分表达CD10和CD117;不表达E-cadherin。结论:SPT的发生可能与β-catenin异常核表达和E-cad-herin表达缺失有关,免疫组化提示其可能起源于胰腺胚胎的多潜能干细胞,结合多种免疫组化的标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2011年04期 v.33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胚胎性和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MyoD1、Myogenin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毛萌金;姚尔正;

    目的:检测胚胎性和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MyoD1、Myogenin蛋白的表达状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yoD1、Myogenin的表达。结果:在胚胎性和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存在MyoD1、Myogenin蛋白的表达,并且两种蛋白的表达在横纹肌肉瘤中明显高于恶性淋巴瘤和尤文氏肉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蛋白在RMS中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成正相关,组织学分级越高,MyoD1、Myogenin的阳性表达就越强,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yoD1、Myogenin可以作为辅助鉴别RMS及其他小细胞恶性肿瘤的依据;检测RMS中MyoD1、Myogenin的表达情况对RMS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2011年04期 v.33 300-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基础与临床医学

  • 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黄芪片中芍药苷及红景天苷的含量

    袁勇;刘恒戈;陈卫军;王新春;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黄芪片中芍药苷及红景天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和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2 min,A-B(10:90);14-30min,A-B(17:83)],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结果:供试品中红景天苷和芍药苷分离良好,芍药苷在14.82~148.2μg.mL-1(r=0.9996),红景天苷在7.82~78.2μg.mL-1(r=0.9992)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芍药苷和红景天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8%、98.35%,RSD值分别为1.83%、1.6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2011年04期 v.33 304-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液基细胞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刘锦民;

    目的:对我院进行的宫颈病变筛查进行分析,证实液基细胞薄层涂片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2009年5月妇科门诊3 568例患者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使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LCT)进行筛查,为LCT筛查组;一组使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进行筛查,为HPV筛查组;并以宫颈活检组织的病理结果做为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顺应性、阳性率、符合率等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CT筛查组有24例患者拒绝筛查,顺应性为98.7%;HPV筛查组顺应性为97.5%;共3500例患者自愿接受筛查;在阳性检出率,CINI、CIN2/3和浸润癌的符合率方面LCT筛查组均有明显优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基细胞检查在宫颈癌病变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顺应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1年04期 v.33 307-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脓毒症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许航;彭心宇;李锋;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HMGB1浓度变化与脏器功能损害及预后的关系。方法:8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并发MODS分组(MODS组52例、非MODS组34例),Elisa法检测患者入住ICU即刻、1、3、5、7、14、21、28d血浆HMGB1含量,计算两组患者28天病死率。结果:86例患者中28天内有16例死亡,两组脓毒症患者入住ICU即刻血浆HMGB1含量均明显升高,非MODS组患者随病情改善血浆HMGB1含量亦有下降,于第28天降至最低点(P<0.05)。MODS组患者病程中血浆HMGB1下降不明显,第7、14天血浆HMGB1含量持续升高(与MODS组入住即刻血浆HMGB1含量比较,P<0.05)。与非MODS组比较,MODS组第7、14、21、28天HMGB1含量升高(P<0.05)。脓毒症患者存活组第17、14天HMGB1含量低于非存活组(P<0.05,P<0.01)。结论:HMGB1作为重要的晚期炎症介质参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动态观察其水平有助于脓毒症病程监测及预后判断。

    2011年04期 v.33 309-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28例疑难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王薇;李鸿霞;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常规方法难以诊断的肺结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11年4月在我院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的2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活检前所有28例患者均经胸部CT、痰涂片、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其中同时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25例、行PET-CT检查4例,但仍无法确诊。结果:痰涂片结果 28例均为阴性;结核菌素试验6例阴性,22例为一般阳性;胸部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团片状病灶7例、占位性病变16例、空洞5例;PET-CT结果均为高浓聚病灶,肺癌不能除外;气管镜检查19例阴性,其余9例提示气管支气管炎,经灌洗、刷检、活检等检查8例阴性,1例提示查见异型细胞。所有28例患者的穿刺活检物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穿刺后发生气胸1例,咯血1例,未予特殊处理。结论:对常规检查方法难以诊断的肺结核病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确诊手段。

    2011年04期 v.33 312-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医院对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李静;李志刚;

    目的:观察TAC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和AC→T方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在治疗乳腺癌过程中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32例纳入研究,并分为2个组:TAC治疗方案组和AC→T治疗方案组。TAC治疗方案组60例,AC→T治疗方案组72例。TAC治疗方案组患者给予静脉推注表柔比星6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及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 mg/m2,均第1天给药,21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AC→T治疗方案组患者给予静脉推注表柔比星75 mg/m2,环磷酰胺600 mg/m2,均第1天给药,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之后,静脉滴注紫杉醇175 mg/m2,第1天给药,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观察2种方案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果:AC→T组的恶心呕吐0~Ⅲ度发生率低于TAC组(P<0.05)。结论:AC→T方案比TAC方案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低,有效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

    2011年04期 v.33 315-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青少年胫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手术治疗

    王春辉;吴兵;何方生;

    目的:探讨青少年胫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对2000年5月~2009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35例青少年胫骨远端骨骺骨折病例进行分析。平均年龄13岁(8~15岁),男性25例,女性10例。按骨骺损伤Salter-Harris分型:Ⅲ型25例,Ⅳ型10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8年(2~5年)。按Helfet踝关节功能评价:优28例,良7,差0例,优良率100%。术后创伤性关节炎3例,骨骺早闭3例,无骨折延期愈合、不愈合。结论:青少年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Ⅲ、Ⅳ型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治疗并发症少。

    2011年04期 v.33 317-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0例治疗体会

    赵国兴;莫合特尔·阿布力米提;

    目的:探讨YL-1型颅内粉碎穿刺针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头皮放置标识物,结合CT下定位行血肿穿刺淬吸术,并给予灌注尿激酶引流残余血肿,随访6个月,对治疗结果以KP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共置入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167例次,痊愈66例,好转46例,8例死亡,无一例发生感染及脑脊液漏,5例出现少量积气,均自行吸收。治疗6个月KPS评分80~100分66例,60~80分32例,30~50分14例,8例死亡,治愈率55%。全部患者引流时间为1~6天,平均3天,术后随访1年。结论: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辅以灌注尿激酶引流残余血肿,具有微创性、简便性、灵活性等特点,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创伤小、费用低廉、无绝对禁忌证、不受年龄及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的限制。

    2011年04期 v.33 319-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李博;

    目的:探讨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并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4~16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100%。结论: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具有固定牢靠、创伤小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利于患肢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2011年04期 v.33 32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甲红碘糊剂局部治疗急性冠周炎978例的临床观察

    杜新;尹文新;殷建宾;

    目的:观察甲红碘糊剂对急性冠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甲红碘糊剂配制方法:甲硝唑片4.0g,红霉素片1.0g,碘仿0.25g研粉混装备用,用时以樟脑酚调成糊剂。(2)治疗方法:用生理盐水冲洗盲袋及冠周,隔湿吹干,上甲红碘糊剂即可。(3)治疗对象:1995年9月至2010年9月(15年)收治的978例患者。结果:637例症状较轻者1次治愈,341例伴张口受限者2~3次治愈。结论:经15年临床应用观察,甲红碘糊剂疗效明显,成本低廉,给药方便,较快解除病痛。

    2011年04期 v.33 323-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全数字化乳腺机X线立体定位留置导丝穿刺活检术对乳腺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

    刘延玲;方云德;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机(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X线立体定位穿刺留置导丝活检术(Stereo-orientation Core-needle Biopsy,SCNB)对乳腺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触诊阴性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显示微小病灶的患者18例,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留置导丝,协助外科医生手术将病灶切除,并将病灶进行冰冻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18例微小病灶均一次性定位成功,手术切除完整。病理证实恶性病变4例,其中导管原位癌1例、Paget病1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良性病变14例,其中纤维腺瘤8例,乳腺腺病5例,囊肿1例。结论:全数字化乳腺机X线立体定位穿刺留置导丝活检术操作过程简便、经济、安全、定位准确、诊断明确,能确定乳腺微小病灶的位置及性质,是目前诊断早期乳腺癌的首选而有效的方法。

    2011年04期 v.33 324-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空腹血糖切点下调对糖尿病、糖调节受损检出率的影响

    唐豫平;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切点下调对糖尿病、糖调节受损(IGR)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121团50岁以上无糖尿病、糖调节受损(IGR)史人群(共800人)进行调查,测定他们的空腹血糖,空腹血糖≥5.6mmol/L的人员参加复检,行OGTT(127人),分析新诊断的糖尿病及IGR情况。结果:127人中新诊断糖尿病有50人,新诊断IGR共27人,其中IGT19人。复检空腹血糖5.6~6.09 mmol/L 20人,其中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有7人(35%),达到IGT诊断标准的有3人(15%);复检空腹血糖6.1~6.99 mmol/L 35人,其中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有17人(49%),达到IGT诊断标准的有10人(28%)。结论:空腹血糖切点的下调有利于减少糖尿病、IGR的漏诊率。

    2011年04期 v.33 326-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保乳手术冷冻切片的制作体会

    刘旭伟;缑文斌;

    乳腺癌是外科常见肿瘤,近年来我科开展乳腺癌保乳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对含脂肪组织丰富的切缘采取组织挤压去脂方法,并根据不同组织特性设定不同的冷冻温度、时间和切片厚度,通过实践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对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11年04期 v.33 328-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细胞仪器分析的干扰因素及处理方法

    魏娟;刘坪;

    目的:分析血细胞仪器检测结果偏差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获取准确的实验结果。方法:通过仪器报警信息和异常直方图发现问题,进行人工显微镜形态学检查。结果: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予以纠正。结论:血细胞分析与显微镜检查紧密结合,可以排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避免给病人造成漏检与误诊。

    2011年04期 v.33 330-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38例

    陈吉;管占伟;

    <正>笔者自2006年以来对顽固性面瘫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3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经各种治疗3个月以上,病情无明显好转者,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排除

    2011年04期 v.33 332-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甲状腺癌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秦乐;牛建华;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甲状腺癌诊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研究最多的就是与细胞转导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如ECM1基因、C-kit基因和14-3-3R蛋白,还有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如Ki-67蛋白、微小染色体维系蛋白3(MCM3),抑癌基因如nm23基因。本文就以上分子标记物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2011年04期 v.33 33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护理园地

  • 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对保乳根治术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

    姚桂琴;彭守华;朱娓;周丽静;陈玲;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女性乳腺癌患者对保乳根治术认同程度。方法:按不同年龄阶段将120例病人分为3组,采取临床问卷调查表方式调查其对保乳根治术的认知程度。结果:年龄小于等于40岁组接受率62.50%(25/40),无所谓率25.00%(10/40),不接受率12.50%(5/40);年龄介于41至50岁组接受率27.27%(12/44),无所谓率50.00%(22/44),不接受率22.73%(10/44);年龄大于等于51岁组接受率13.89%(5/36),无所谓率30.56%(11/36),不接受率55.56%(20/36)。不同的年龄女性乳腺癌患者对保乳根治术的认同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较轻乳腺癌患者对乳腺癌保乳的认知程度较高。结论: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对保乳癌根治术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为乳腺癌患者服务,提高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1年04期 v.33 336-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角色换位下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心理体验

    黄艳华;陈付平;张丽梅;文丽;李萍;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为进一步开展护理人员的艾滋病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游戏活动中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艾滋病高发区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真实感受。结果:得知自身/家属艾滋病感染会使护理人员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虽然多数人会采取积极地应对方式,但仍需要各方面的支持。结论:需要加强艾滋病高发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支持性环境,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2011年04期 v.33 338-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护士排班方式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探讨

    王子迎;吴勇娟;石晶;刘莉;

    目的:探讨护士排班方式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实行8小时连班制,对护士实行分层级使用和管理。结果:护士排班方式的探索在实施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得到患者、家属、护士、医生的认可。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护士排班方式的探讨,实现护士分层级使用和管理,体现能级对应,护士的专业价值得到体现。

    2011年04期 v.33 341-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护理

    李玉华;

    目的:探讨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护理。方法:7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接受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支持、术前准备;术中病情观察、维护情绪;术后做好皮瓣护理、康复指导等。结果:7例患者术后创面无感染,转移皮瓣成活,切口愈合良好,达到I期修复,未出现皮肤感染、切口不愈等术后并发症。结论:mohs显微描记手术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理想方法,具有复发率低、安全性好、损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而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2011年04期 v.33 34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儿科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

    杲晓兰;芦志红;李红娟;徐磊;

    目的:探讨儿科住院患儿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如何防范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5 100例,留置时间为2~10天,平均为3~5天。其中发生静脉炎102例,感染12例,胶布过敏12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结论:采用相关的预防措施可减少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011年04期 v.33 345-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央监护系统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分析

    杨秀春;万岐江;卫鹏羽;张宏英;

    目的:探讨中央监护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对231例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中央监护,随时观察患者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脉率、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231例患者中186例患者好转出院,31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4例患者死亡。结论:中央监护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监护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同时也提高了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

    2011年04期 v.33 347-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层流手术室动态环境下菌落含量研究

    王海霞;朱美意;

    目的:研究动态条件下层流手术室空气细菌数量及分布。方法:采用沉降菌法对各级层流手术间不同手术过程中进行空气检测,细菌采样,并对人员流动及手术室门开关计数。结果:层流手术室术中各时间段平均人员流动数与空气细菌含量具有相关性,手术室门开关与人员流动次数增加时空气微生物可超过国家规定的普通手术室空气静态标准。结论:加强对层流手术室日常操作过程中人员、仪器流动以及开门次数的管理控制,可有效保证层流手术室环境的洁净和稳定,降低手术患者的感染率。

    2011年04期 v.33 349-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十二指肠营养管治疗的护理

    王萍;尹来波;

    目的: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观察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患者的恢复过程。结果:175例患者均能耐受营养管的留置。结论: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并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既满足了患者术后营养的需要量,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011年04期 v.33 351-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后软组织坏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张维娜;王靖;虎芹;陈琳;

    目的:探讨VSD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治疗四肢创伤、皮肤缺损、坏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20例四肢创伤后软组织坏死、缺损患者接受VSD的治疗和护理。结果:皮肤缺损的创面完全被新鲜肉芽组织覆盖,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结论:对软组织坏死、缺损患者VSD术后的护理重点是观察负压封闭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加强营养及功能锻炼。

    2011年04期 v.33 353-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电击复律治疗房颤的护理体会

    龚丽萍;张玉辉;

    <正>随着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率的增加,心房纤颤发生的数量逐年上升。长期心房纤颤时可引起患者的不适感甚至恐惧心理,更严重的是可引起心房附壁血栓,致栓塞现象及心力衰竭。从而严重影响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因此,积极转复窦性心律是非常必要的。其中,电击复律在房颤患者的治疗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37例房颤患者在我院心内科行直流电复律的护理体会,现介绍如下。

    2011年04期 v.33 35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手术室温度设定的效果评价

    彭丽;郝焕英;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手术室温度设定的效果。方法:(1)将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在手术关键步骤结束时测量患者体温;(2)两组同台手术医护人员31例对手术期间室温设定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医护人员较对照组手术医护人员对手术室温度设定感觉合理(P<0.01)。结论:在降低手术室设定温度同时加强手术患者的体温护理,避免了患者出现低体温,减少环境因素对手术医护人员的干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011年04期 v.33 357-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石晶;徐莉;

    本文介绍了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的意义及适应证,及其不同时期的营养支持策略,重点综述了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病情监测和护理,有效促进疾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1年04期 v.33 359-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ICU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庞双艳;李军文;

    在危重病患者中实施强化胰岛素治疗能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1]。强化胰岛素治疗在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医护人员及时准确的监测血糖变化和正确的应用治疗方案是强化治疗的关键。本文从ICU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实施过程中血糖变化的应用指证、胰岛素的初始剂量、调整原则、血糖监测的间隔时间及护理策略进行综述,以提高对患者的治疗质量。

    2011年04期 v.33 361-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1例直肠类癌内镜下行ESD术的护理

    柯玉兰;魏玉萍;

    对一例直肠类癌患者内镜下行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1]时给予对症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患者住院9天,临床症状改善好转出院。

    2011年04期 v.33 364-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综合医院五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张焱;郑玉建;何文英;黄新玲;李新梅;李静;朱荣贤;

    目的:分析某医院五年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状,了解医院感染的分布规律以及病原菌的构成等特征,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临床医师主动报告和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前瞻性监测及回顾调查出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收集2005~2009年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病例,对医院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五年出院患者共159 621例,医院感染4 616例,感染率2.89%,4 967例次,例次感染率3.11%,年度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56%、3.76%、2.63%、3.40%、2.56%;综合ICU感染率20.99%,在全院科室中占首位,其次是烧伤科感染率(10.88%);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构成较高,分别占36.34%和31.23%;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9.55%,革兰阳性菌占12.76%,真菌占13.46%。结论:年度医院感染率有下降趋势,综合ICU、烧伤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革兰阴性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对医务人员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力度提高控制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专职控制人员对重点科室实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并及时干预,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2011年04期 v.33 36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疆高中生不同年级组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

    杨军;张延霞;阮宁;

    目的:探讨新疆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一般状况调查表对新疆862名高中不同年级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中学生SCL-90均值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一与高三学生的SCL-90总分均值与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及生活状态自我评价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一学生与高三学生在求学动机方面"为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和"由于父母老师规劝而求学"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学生的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和生活状态对心理健康影响较大(P<0.001)。结论:新疆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偏低,有较多因素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11年04期 v.33 370-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医学教育与医学管理

  • 巴基斯坦留学生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见习的调查分析

    刘清华;王璐璐;黎永军;陈卫刚;

    目的:评价巴基斯坦本科留学生开展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见习的效果,探索新的见习模式。方法: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5级、2006级共62名巴基斯坦本科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巴基斯坦留学生对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见习的效果是认同的,但在见习内容安排、带教教师水平及见习模式尚存在一定问题。结论:对巴基斯坦本科留学生开展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见习的效果是肯定的,符合外国留学生临床教学改革发展趋势。针对巴基斯坦留学生开展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见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外国留学生临床内科教学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做了相应思考。

    2011年04期 v.33 374-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布鲁姆目标教学法在骨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张萍华;侯金梅;陈玉萍;王景;陈红;

    目的:探讨布鲁姆目标教学法在不同层次骨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2010年度护理实习生81人列为对照组;将2010年~2011年度护理实习生127人列为实验组,分别实施传统带教与分层次目标教学法。比较2组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带教老师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技能成绩、对带教老师评价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可提高骨科护生的实习质量,提升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2011年04期 v.33 376-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多媒体影音教学在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许晖;赵冬;姬云翔;

    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见习中应用多媒体影音教学,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在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影音教学。结果:多媒体影音教学在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于神经外科疾病的了解。结论:临床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影音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011年04期 v.33 379-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道

  • 婴儿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的临床诊断并文献复习

    田超;田江;张示渊;

    <正>婴儿白血病(infant acute leukemia,IAL)是指诊断时年龄在1~2岁以内的白血病,是一种罕见疾病。现通过该婴儿急性白血病病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细胞学检查及诊断,并复习近年来相关文献,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1.1病史患儿罗某某,男,1岁8个月,汉族。咳嗽、流清

    2011年04期 v.33 381-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九师医院简介

    <正>兵团农九师医院地处塔城地区额敏县城朝阳区,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国家"白内障复明"定点医院,塔额区域内最大的一所综合医院。医院占地面积约7万m2,使用面积2万m2,绿化面积9千mz。病区主要有七层外科综合病房楼、五层内科综合病房楼、四层医技楼、三层门诊楼、紧急救援指挥中心、感染科病区、额敏中心血站等。各临床科室实现计算机联网管

    2011年04期 v.33 284+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