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静;李丽;马克涛;司军强;
目的:应用大鼠福尔马林致痛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痛反应行为,探讨尼氟灭酸(niflumic acid,NFA)在痛觉传入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NS)组、福尔马林(F)组和NFA组,分别观察各组缩腿次数、舔爪时间。结果:NFA组第一相0~5min缩腿次数及舔爪时间较F组显著增高(P<0.05)。NFA组与F组相比第二相缩腿次数20~25min、30~35min、35~40min、40~45min明显减少,舔爪时间20~25min、25~30min、30~35min、35~40min短于F组。结论:NFA对福尔马林大鼠致痛模型的行为学第一相急性痛反应有致痛作用,对第二相持续痛反应有镇痛作用。
2010年04期 v.32 289-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丽丽;陈云昭;胡文浩;李洪安;李锋;赵瑾;
目的:检测miR-34b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甲基化状态,探讨miR-34b基因甲基化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 MS)技术检测分析4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20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reactive hyperplasia,RH)样本中miR-34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miR-34b基因的平均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组,两者在CpG 9.10的平均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4b基因甲基化可能导致该基因转录表达沉默,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
2010年04期 v.32 292-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珂;李国玉;王航宇;谢石安;王金辉;
目的:研究蔷薇红景天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用光谱法和化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蔷薇红景天中分离得到4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酪醇(Ⅰ)、红景天苷(Ⅱ)、没食子酸(Ⅲ)、胡萝卜苷(Ⅳ)。结论:新疆蔷薇红景天的化学成分研究为新药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的药理及药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0年04期 v.32 296-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桂华;付瑾;张华;江发寿;吴增宝;陈文;
目的:测定烟酸微丸中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烟酸含药微丸,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在2.0~20.0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RSD%小于2.5%,烟酸微丸的含药量为70.6%。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烟酸含量方法准确、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2010年04期 v.32 299-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宗林;王勤章;丁国富;钱彪;李令勋;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后腹腔途径在腹腔镜下3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240分钟,平均110分钟。术中出血量30~80毫升,平均45毫升。术后住院8~34天,平均14.6天。术后3~10个月B超示术侧肾盂无积水或明显减轻。18例术后5个月IVU显示吻合口通畅。结论: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微创、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2010年04期 v.32 30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莉;白丽娅;
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互补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LOG IQ5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178例急性阑尾炎进行低频及高频超声检查,总结超声征象。结果:35例为单纯性阑尾炎,138例为急性蜂窝组织性阑尾炎,5例为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包块超声诊断率最高,其次,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粪石嵌顿,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检出率略低。结论:高低频超声互补扫查诊断急性阑尾炎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可提高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
2010年04期 v.32 304-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颜萍;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时子宫内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疑有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诊刮后(和/或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74例患者中,绝大多数为子宫内膜的良性病变(66例),其中,内膜增生31例,内膜息肉16例,粘膜下肌瘤11例,萎缩性内膜炎8例,内膜癌8例。结论:阴道超声能初步鉴别子宫内膜病变,可作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诊刮前的筛查手段。
2010年04期 v.32 305-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江华;史晨辉;董金波;陈磊;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6月间应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例20例(22椎)。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6分降至3.4分,终末评分3.6分,术后92.1%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3例发生骨水泥泄露,其中2例发生在椎体侧前方,1例发生于上终板,未产生神经症状。死亡1例,死于术后3个月髋部骨折后的深静脉血栓。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时,采用体位复位,骨水泥单侧、小剂量及分次注射等方法,在达到固化椎体、减轻疼痛的同时,有效改善椎体的压缩畸形,降低骨水泥泄漏的发生。
2010年04期 v.32 307-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丽萍;刘扬;张振英;董希玮;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降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10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出现苏醒延迟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103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苏醒延迟,占5.82%,原因有药物过量、酸碱平衡失调、低体温、肌松药代谢缓慢、低血糖等。结论:苏醒延迟的发生与年龄、体重、酸碱平衡、用药量、血糖等有关,术中应加强相关因素监测,防止其发生。
2010年04期 v.32 309-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尔正;毛萌君;王晓;
目的:分析尸检诊断与临床诊断的差异,探讨医疗纠纷死亡病例的特点。方法:对博州地区2000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资料完整的58例医疗纠纷尸体解剖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急诊科、产科、妇科及外科为死亡纠纷的好发科室,乡镇及团场医院死亡纠纷要多于二甲医院及县级医院。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围产期疾病死亡更易导致医疗纠纷。临床诊断与尸检诊断相比存在一定的误诊,误诊率达36.2%,误诊主要以心脏病变、动脉病变和肺栓塞为主。结论:尸体解剖可以明确死因,对解决医疗纠纷及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是必要的。
2010年04期 v.32 312-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荣;王延宏;郭文斌;李秀珍;
目的:通过超声体检普查,对职工肾脏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在职工肾脏体检中的价值。方法: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部分单位的职工进行肾脏超声健康体检,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年共计进行肾脏体检17 640人,阳性人数为911人,检出率为5.16%。其中肾恶性肿瘤7例、肾脏囊性占位病变647例、肾错构瘤18例、肾积水45例、肾结石185例、肾实质弥漫性病变2例、孤立肾1例、双肾盂3例、单肾缩小3例,经CT、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均一致。结论:应用超声检查技术对健康人群肾脏进行普查,能早期发现和控制肾脏疾病,增强职工的健康意识,加强健康体检普查的重视程度。
2010年04期 v.32 315-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爱萍;梁亚萍;
目的:探索0.67%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麻醉方法、用药方式、手术中、手术后效果比较评价分析。结果:0.67%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手术中镇痛肌松满意、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0.67%罗哌卡因不仅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并保证了老年患者术中循环稳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4期 v.32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冰;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腹泻婴幼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口服,剂量参照体重,给予1.5mg/kg,用法3次/d;对照组予双八面体蒙脱石口服,1岁以下每日1袋,1~2岁每日1~2袋,2岁以上每日2~3袋,均分3次口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约50mL)温开水中混匀快速服完。两组患者疗程均为5~7d,同时给予综合治疗,包括口服补液盐、输液、微生态调节、合理喂养等。结果:治疗后大便次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χ2=7.81,P<0.05)。结论:应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腹泻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010年04期 v.32 318-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鲁静;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间258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258例中经手术治疗239例(开腹手术102例,腹腔镜手术137例),非手术治疗19例。痊愈出院257例,死亡1例。结论:血、尿妊免(HCG)检查和阴式B超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明显的提高诊断准确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病人痛苦少的优越性。
2010年04期 v.32 319-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相永军;张燕;丁汝新;姜爱新;
目的:探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卫生厅安排"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在我院实施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643例(680眼),统计术后1周及术后3月的视力检测结果、并发症,分析该术式在基层医院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一周脱盲率为97.94%,脱残率为86.61%。术后随访3个月脱盲率为98.67%,脱残率为91.18%,术中、术后出现的手术并发症经治疗均好转。结论: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明显,手术适应范围较广,在"防盲致盲"工作中,特别适合广大基层医院和暂无超乳条件的医院采用。
2010年04期 v.32 32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峰;张建;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造影钡剂胆道逆流的X线表现、发生原因及规律。方法:在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6例钡剂胆道逆流入胆道病例。结果:发现的6例被检查者均为高龄检查者,女性比例较高。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胃炎1例,胆管扩张1例,上消化道未见异常2例。结论:上消化道造影钡剂胆道逆流入胆道不多见,初步发现高龄女性为多。
2010年04期 v.32 323-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丽丽;梁培芳;
目的:对比达英-35和雌孕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及再次出血、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青春期功血患者60例,分两组分别用达英-35和雌孕激素联合应用止血,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及再次出血、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完全控制出血的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止血后两组再次发生出血的情况,达英-35组无此现象,雌孕激素联合应用组6例,经t检验,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及第一次停药后阴道流血情况达英-35组亦明显少于雌孕激素联合应用治疗组。结论:达英-35治疗青春期功血优于传统的雌孕激素联合应用,此外达英-35服用简单,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4期 v.32 326-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郑豫珍;刘辉;
目的:调研政府购买护理服务模式下居家养老护理员对其工作内容的认知及态度,以探讨进一步提高居家养老护理服务质量的方法。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用整群抽样对本区护理员进行与服务相关认知及态度调查。结果:护理员队伍稳定性较好;对自身工作能力及工作的开展困难具备一定认知;对所提供服务内容具有高认可度、一般掌握度、较低应用度的特点。结论:对养老护理员从培训、进一步扩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入手提高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010年04期 v.32 328-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邓玉宏;王忠;马利;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临床路径实施后患者满意度的变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实施临床路径前后共46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信度及因子分析,对满意度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4.70±6.92和92.33±4.38,二者的满意度有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路径的实施规范了医疗行为,使患者参与整个就医流程,增加了患者的知情权,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为实现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0年04期 v.32 330-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德福;范玲;
目的:评价我院系统化糖尿病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对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年系统化教育,与100例同期未参加正规糖尿病教育者对比,采用问卷调查,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行为及糖代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接受系统化教育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及糖代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治疗依从性,从而较好的控制血糖。
2010年04期 v.32 33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阮晓慧;宋锦璘;李丽华;
目的:观察两种口腔卫生宣教方式对固定矫治患者口腔卫生的影响,寻求较佳的口腔卫生宣教方式。方法:选择准备行固定矫治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口述组(A组)和多媒体组(B组)。每组男女各10人。选择16、26、31、41四颗牙,检查16、26的近远中唇(颊)面以及31、41的唇面和舌面,于固定矫治开始时及开始后1月、3月、6月分别检测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 I)和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结果:口述组的G I和PLI明显高于多媒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固定矫治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时采用多媒体形式效果更好。
2010年04期 v.32 335-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曲蓓蕾;井明霞;
近年来研究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关系密切,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就HPV致癌机制、HPV主要型别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HPV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2010年04期 v.32 338-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红英;李国玉;王金辉;
苦豆子为豆科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有效成分生物碱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本文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分别阐述了苦豆子种子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广大医药工作者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提供帮助。
2010年04期 v.32 340-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媛媛;姜玉峰;慕晓玲;
砷(As)及其化合物致癌、抗癌的作用机制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密切相关,此通路可能选择性地提高其化合物对恶性肿瘤的抑制性以及抗肿瘤制剂的敏感性。本文通过研究砷化物与MAPK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揭示细胞和生物同砷化物的分子作用机制,阐明各种细胞和生物的抗砷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
2010年04期 v.32 34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元元;慕晓玲;
砷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生物毒性物质,生物体长期暴露在高砷环境中会产生抗砷基因。本文主要介绍砷的毒性机制以及抗砷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对砷的毒性机制和抗砷基因的研究前景作一展望。
2010年04期 v.32 346-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玉凤;李锋;付欣鸽;曹玉文;
DKK3和SFRP2基因是W nt信号传导通路中的抑癌基因,其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与乳腺癌、肠癌、肺癌、肝癌等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恶性肿瘤中甲基化或高甲基化,在癌旁组织或正常组织中无甲基化或低甲基化,并且甲基化导致其基因表达明显下调。
2010年04期 v.32 348-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茂辉;王丽艳;
高血压病目前在我国存在着"三高三低"的现象,"三高"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三低"是指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服药依从性差是病情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国内外很多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了有效的干预措施,并取得一定效果。本文主要对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做一综述,旨在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达到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的目的。
2010年04期 v.32 352-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洁;刘茂辉;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急危患者重要的场所,急诊科护士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如何消除和减轻压力,提高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保障职业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从急诊护士的压力来源及减压对策进行综述。
2010年04期 v.32 35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河;周旭坤;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而被越来越多的患儿家长所接受。然而,与传统开刀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在降低疝复发率无明显改善。近年国内部分学者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加自体组织覆盖内环口的方法治疗小儿疝,既充分展示了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优势亦明显降低了疝的复发率。本文简要综述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及新手术方式的优缺点。
2010年04期 v.32 356-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光荣;2010年04期 v.32 359-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玲;李艳;2010年04期 v.32 361-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琼;陈丽;
目的:探讨更好的保护透析通路方法,提高透析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的29人、2 800次透析进行分析。结果:良好的透析通路能提高透析质量,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结论:通过护士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操作等有效护理,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透析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2010年04期 v.32 363-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莉;王海燕;
目的:探讨PDCA法在压疮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对全院压疮患者实施PDCA循环法,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实施3个周期观察压疮治愈率和发生率的变化。结果:2008年7月到2009年3月分3个周期比较,实施PDCA后护理人员对压疮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实施压疮管理小组进行分层级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使压疮的治愈率逐步提高。
2010年04期 v.32 365-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金菊;罗文华;
目的:了解科室内少数民族年轻护士遭遇护理投诉的原因。方法:收集2009年医院某科少数民族年轻护士在科内发生的16位护理投诉进行分析。结果:少数民族年轻护士专业知识欠缺、临床操作不熟练、应急应变能力差、工作缺乏条理性、环境角色适应不良、职业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是其护理安全投诉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少数民族年轻护士岗前培训、强化其法律意识及职业意识,尽快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她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可以预防护理纠纷发生。
2010年04期 v.32 367-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同兰;
目的:研究非握拳静脉穿刺术在短中期输液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185例短中期输液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单日为观察组采用非握拳静脉穿刺法,双日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观察并记录患者自觉疼痛、出现渗漏、穿刺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自觉0级、1级、2级、3级、4级疼痛,出现渗漏和穿刺成功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非握拳静脉穿刺术可以减少短中期输液患者的疼痛感,减少渗漏,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0年04期 v.32 369-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亚兰;李宏玲;于新萍;尹江琴;
目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医院开展基础护理工作存在的客观问题,以加强基础护理工作为契机,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从全院内选择7个试点科室开展实施基础护理工作,通过转变护理专业服务理念,实行整体化护理责任包干排班模式,加强双语培训,完善考核标准和监督机制,并在取得初效后,在全院推广铺开。结果:调动护士主动工作积极性,增加了护士责任感,构建了和谐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加强基础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并需不断完善。
2010年04期 v.32 371-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联霞;
目的:探讨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3例头颈部肿瘤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口腔卫生指导,根据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分级采取预防为本,及时对症处理的方法。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有大部分病人反应轻微,只有3例发展至斑片状假膜炎,经对症支持治疗后逐渐好转痊愈,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只要护理得当,是可以减轻和治愈的,使病人不影响治疗进程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0年04期 v.32 373-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