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维健;赵磊;闫观茹;司军强;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S)对砷中毒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 ther-mal latency,PWTL)的影响。方法:wistar雌鼠32只,体重180~220g,出生8~10周,随机分为四组,A组(n=8):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B组(n=8):尾静脉注射亚砷酸钠(NaAsO2)组;C组(n=8):尾静脉注射NaAsO2+皮下注射CCK-8S组;D组(n=8):尾静脉注射NaAsO2+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组。在注射前、注射后2、4、6、8、10、12、14、16天分别进行热板实验,记录PWTL。在PWTL达到最小值时,C组皮下注射CCK-8S后,D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前及注射后15、30、45、60、759、0分钟进行热板实验。结果:在注射NaAsO2后第8天,B组的PWTL与A组及注射NaAsO2前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砷中毒模型制备成功。在第8天,发现C组PWTL在15~60分钟时与注射CCK-8S前及D组比较均显著的延长(P<0.05)。结论:CCK-8S能显著降低砷中毒大鼠的热痛觉过敏,对砷中毒大鼠有镇痛作用。
2007年04期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春;李蕾;吴芳;王萍;吴江东;杜燕;张万江;
目的:用3对引物PCR扩增的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方法:将3对特征性的结核分枝杆菌标记基因:MPT40基因、α抗原基因和IS6100插入序列,分别放入PCR体系中,在各自的退火温度下进行PCR扩增,通过对扩增产物的不同带型进行分析,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用3对引物PCR扩增的方法可将各种类型的结核分枝杆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鉴别开。结论:3对引物PCR扩增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的方法,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以及各种类型的结核分枝杆菌的区分。
2007年04期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兰;陈玲;孙振柱;张海洋;任涛;齐妍;李洪安;蒋金芳;梁伟华;秦江梅;李锋;
目的:检测新疆哈萨克族(哈族)及正常人群中低分子量蛋白酶体(LMP7)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探讨LMP7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新疆哈族食管鳞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168例哈族食管癌石蜡组织和283例同一地区无肿瘤病史的哈族正常人群血样LMP7基因型分布。应用SPSS11.5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Hardy-Weinberg检验。结果:在新疆哈族食管癌组中,LMP7三种基因型Q/Q、Q/K、K/K所占比例分别是81.55%、14.88%、3.57%,与哈族正常对照组中68.55%、29.68%、1.7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P<0.05),杂合型LMP7Q/K降低机体患食管癌风险0.42倍(OR=0.42 95%CI=0.26~0.70)。结论:LMP7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新疆哈族食管鳞癌易感性相关联;其中杂合型LMP7Q/K可能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的保护因素。
2007年04期 249-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巴鹏飞;赵瑾;李新丽;徐芬;张树军;罗星;齐妍;于娜;黄瑾;
目的:了解neuritin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neuritin基因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肺癌、正常肺石蜡及新鲜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neuritin的表达情况。利用RT-PCR方法检测新鲜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neuritin mRNA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neuritin的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uritin在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提示neuritin表达可能与该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2007年04期 25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俊岭;许西琳;关键;杨军;刘冬;王哓媛;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8-差向前列腺素的水平,探讨COPD患者中氧化应激的水平。方法:20例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COPD患者、16例吸烟对照和24例不吸烟对照,COPD急性加重期和缓解稳定期、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离心,血清中游离8-差向前列腺素的测定采用酶分析法(EIA)。结果:COPD患者主要肺功能FEV1%和FEV1/FVC(分别为50.1±17.27和56.2±10.31)与对照组(分别为106.0±20.8和83.4±6.34)比较明显降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中游离8-差向前列腺素的浓度(5.42±2.416ng/ml)明显高于稳定期的浓度(3.30±2.26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对照组COPD稳定期血清中游离8-差向前列腺素的浓度(5.72±2.195ng/ml)高于COPD稳定期(3.30±2.267ng/ml)和不吸烟对照组(4.30±1.964ng/ml)的浓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血清中游离8-差向前列腺素和FEV1%、FEV1/FVC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076和-0.046,P>0.05)。结论:在急性加重期的COPD患者和健康吸烟者,存在氧化应激水平的明显升高。COPD患者中氧化应激负荷可能和气流阻塞无相关。
2007年04期 257-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帅金志;郭二兵;白旭华;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部分人群SEN病毒(SENV)感染状况。方法:以SENV读码框架1区(ORF1)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方法,采用多重nPCR对295份来自4种不同人群血标本进行SENV-DNA(D和H亚型)分析。结果:SENV的感染率为40%,4种人群中SENV感染率的高低依次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51.3%)、HCV阳性者(36.8%)、健康献血人群(35.7%)、单纯ALT升高者(14.8%)。结论:新疆地区不同人群中存在较高的SENV感染率。
2007年04期 260-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海洋;张会敏;张国昌;李锋;2007年04期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姚晓光;李涛;李南方;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348名新疆哈萨克族(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正常对照15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AT1R基因T573C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TT、TC和CC基因型在EH组中的频率为0.6269,0.3575和0.0155,在对照组中的分别为0.5032,0.4323和0.0645,两者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χ2=9.049,P=0.011)。在EH组中T573等位基因频率为0.8057,C573等位基因频率为0.1943,对照组中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194和0.2806,T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分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07)。结论:T573等位基因可能是哈萨克族高血压发生的易感基因。携带T573T基因型和T573C基因型新疆哈萨克族可能更易患高血压。
2007年04期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祖娟;王英红;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以期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从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手术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09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和病理资料,术前行B超检查、宫腔镜下活检,分段诊刮、常规诊刮,根据FIGO分期,参考病理检查给予临床分期;术中剖视子宫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和宫颈受累情况;术后给予手术-病理分期,与术前临床分期比较。结果: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Ⅰ期75.9%,Ⅱ期76.9%,Ⅲ期77.8%;术前盆腔B超诊断符合率为56.0%;宫腔镜下活检符合率为81.8%。结论:对于异常阴道流血、排液患者,尤其合并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者,应常规行TVS检查及宫腔镜下分段诊刮,可提高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对于附件包块性质不明,绝经合并危险因素者建议行CT或MRI或PET检查,可了解腹腔脏器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而为手术难度评估及术前准备提供参考依据。
2007年04期 269-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光荣;吕新胜;姜东;于江;卢杰;
目的:探讨软组织血管瘤的高场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临床证实的软组织血管瘤。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结果:海绵状血管瘤12例,毛细血管瘤2例,蔓状血管瘤1例。17例病变示海绵状结构,在T1WI上呈低中等信号,在T2WI呈明显高信号,特别是抑制后更清晰,增强扫描后血管成分显著强化,可见扭曲血管状及增多的异常血管。结论:高场MR对于软组织血管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供血血管和病变范围估计及手术疗效的评估均有重要的意义。
2007年04期 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俊红;张庆梅;韩静;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面神经炎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面神经炎病人健侧及患侧潜伏期、波幅、神经传导速度、瞬目反射以及肌电图。结果:面神经炎病人患侧较健侧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神经传导速度减慢,R1延长。结论:电生理检查是诊断面神经炎的客观依据,并对面神经炎的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2007年04期 275-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超;张示渊;蒲瑞;2007年04期 27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冰;袁琴;杨先超;闫继虹;
目的:分析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65例(476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209例(78.9%),好转40例(15.1%),无效16例(6%),总有效率92.8%。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前合理治疗、术中正确处理、术后合理用药及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2007年04期 279-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志琴;鱼东海;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防肩-手综合症、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以预防肩-手综合症的发生。治疗3月后评价肩-手综合症的发生率,同时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及ADL评分评定治疗前后偏瘫侧上肢的运动功能、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论:①对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预防性康复措施可大大降低肩-手综合症的发生率。②经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患者患侧上肢的临床症状、运动功能均有很大的恢复。③患者家属的参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结果:早期康复干预可预防脑卒中后患者肩-手综合症的发生;尽早综合康复可减轻肩-手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07年04期 28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董汉奎;孙禾;刘茜;王羡懿;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50例观察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和OSAHS组。分别测量两组受试者睡前以及醒后血压、睡前血氧饱和度(SaO2)和睡眠状态时的最低SaO2值,并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对31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行nCPAP/BiPAP(经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OSAHS患者睡前、醒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31例,经nCPAP/BiPAP治疗后21例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其中4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别外10例患者考虑有其它原因合并存在,经nCPAP/BiPAP治疗1月后,仍需两种降压药物才能维持血压正常范围。结论:OSAH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且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007年04期 283-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文军;刘俊明;谢伟;高霞;李辉;李科;2007年04期 285-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彭玲;王芳;杨巧峰;2007年04期 286-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丽琴;2007年04期 287-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承华;徐月清;方红伟;秦勇;宋燕庆;2007年04期 289-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玲;施如霞;
目的:探讨失血休克型异位妊娠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36例失血休克型异位妊娠病例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纠正休克情况、术后情况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在积极抗休克治疗下均安全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行输卵管病灶切开取胚术16例,输卵管切除术20例,无术时术后并发症,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失血休克型异位妊娠在麻醉监护及合理的输血补液的条件下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2007年04期 290-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喜元;2007年04期 292-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红;熊成;孔嘉诚;
目的:调查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5年消化科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处方。结果:我院消化科常用麻醉药品共计三种,使用频率依次为磷酸可待因片61.1%,盐酸吗啡缓释片34.4%,盐酸哌替啶注射液4.4%。结论:我院消化科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符合三阶梯止痛疗法。
2007年04期 29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昌盛;费咏梅;2007年04期 295-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