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群岭,呼海燕,逯德胜,张仲华,李华目的:脑出血首次血肿量(IVH)与首次平均血压(IMBP)及其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脑出血易感性假说即P=K■。方法:1.不同出血部位的年龄、IVH、IMBP进行比较。2.同一出血部位存活组与死亡组的IVH进行比较.3.IVH与年龄、IMBP、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4.统计学处理:评价用X±SD;t检验;相关性分析用直线回归。结果:1.基底节、皮质下出血与丘脑比较显示:IVH大(P<0.05)。2.基底节与皮质下出血比较:平均年龄小(P<0.05);IMBP高(P<0.05)。3.死亡组的击底节、皮质下出血的IVH大于存活组(P<0.001)。4.相关性分析:IVH与IMBP相关性:基底节呈正相关;基底节及皮质下均显示相关。结论:基底节出血的IMBP及病死率、皮质下出血的病死率随IVH的增加而增高。
1999年02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