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医学

  • 新疆哈萨克族老年人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老年人心电图Minnesota编码分析

    周有录;刘唐寅;马桂芳;廖家群;何银风;罗国良;

    本文总结哈萨克族老年人心电图改变特点如下:1.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与当地汉回族大致相同。略高于维吾尔族。2.哈萨克族 Q/QS、左室肥厚、ST-T 改变、A-VB、早搏均高于维吾尔族;冠心病、高血压患病率,亦明显高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摄入动物脂肪及食盐多,而瓜果及 VitC摄入量少,这可能是哈萨克族长寿者低于维吾尔族的主要原因。3.哈萨克族 Q/QS,电轴右偏,左室肥厚高于回汉族;而电轴左偏却低于回汉族;ST-T 改变与汉族相似,高于回族。4.异常心电图与年龄的关系:心肌梗塞图形在≥90岁者减少。电轴左偏、左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与心律失常随增龄而增加。而电轴右偏,ST-T 改变,A-VB 似与增龄无明确关系。

    1988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立足临床 坚持实用——新书介绍一《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高跃洁;

    <正> 由全国26位著名专家、教授,依各自的特长,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以提高妇产科大夫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技术为宗旨,编写出《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本书共分三篇。上篇总论,讲述了中医妇产科引论,常用中医药治则,中药方剂,针刺在妇产科的应用,及生理解剖和现代检查手段,诊断方法,如宫腔镜。CT、单克隆抗体等。中篇妇科,闸述了妇科病史的采

    1988年0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长期存活的血液透析病人

    Bradley JR;毕焕林;

    <正> 1970~1975年间剑桥大学 Addenbrooke's医院对177例肾功能衰竭病人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平均开始透析年龄37岁(11~61岁)。到1985年底,死亡109人。累积存活率:5年99例,10年69例,15年11例。存活>5年的99例中,透析组25人,肾移植组74人。透析组与肾移植组10年存活率比较:0.84±0.07对0.82±0.04,无显著差异,但存活15年透析组明显低于肾移植组(0.31±0.14对0.63±0.08,P<0.05),肾移植组存活率:2年(68%)、5年(56%),10年(47%)、

    1988年01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一甲状旁腺腺瘤一例

    李宏恕;刘月梅;

    <正> 患者,男,16岁。因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剧三年,半年来感乏力、双肘、腕、膝及踝关节渐肿大,四肢弯曲畸形,但关节无红热。病后曾八次就医于数家医院,未确诊。无多饮多尿,家族中无类似病史。BP120/80,站立姿呈“S”形,髋左凸,双膝皆右凸,步态摇晃。甲状腺不肿大,肘外翻,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清氯114mEq/L,钙10.5~11.5mg/dl,磷1.9~2.1mg/dl,碱性磷酸酶140金氏单位,24小时尿钙241mg,尿磷607mg,肾小

    1988年01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854例少年儿童铁营养状况的调查及诊断标准的探讨

    王如文;周祖钊;张学愚;郝世奋;谢亚君;杨军;李露霞;庞秀兰;王惠琴;龚尚霞;张红;王慧;赵红燕;李晶娣;

    1986年4月,作者抽查了石河子市区854名7~16岁中小学生的铁营养状况。血检后、其中778人服铁剂等三四十天。服药九周再次血检。先用第5百分位法确定服药后 SF 的下限值为20 μg/L。依此确定贮铁视为正常的人群并统计该人群的 Hb、Hct 及 FEP 三项的界值,其中 Hb 的界值是:7~10岁组,<11克;11~16岁男子组<12克,女子组为<11.5克。资料说明少年儿童普遍缺铁。SF 的异常率,从7~8岁组的13.9%到15~16岁女子组的64.1%。患贫血率亦达6.3%~12.7%。

    1988年01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99例维吾尔族育龄期妇女铁缺乏症分析

    张学愚;郝世奋;谢亚君;杨军;

    <正> 铁缺乏症在人群中患病率很高,尤以小儿及孕妇最普遍。我们于1986年11月调查了新疆吐鲁番市郊区农村99例维吾尔族育龄期妇女铁营养状况。对象及方法一、对象均为农村维吾尔族育龄期妇女,以务农为业。年龄在20~45岁之间,平均28.5岁。所有受试者除检测各项铁缺乏血液学指标外,均详细登记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生育胎次及哺乳月龄。二、方法 Hb:氰化高铁法;FEP:微量纸片法;SF:放射免疫法,使用上海

    1988年01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脊液中铁蛋白的测定及临床观察

    张学愚;郝世奋;董伟;杨国学;

    本文对照组30例脑脊液铁蛋白含量为4.27±2.34ng/ml,提出以>9ng/ml 为异常增高的指标。对56例各种疾病脑脊液中铁蛋白含量作了检测,以颅内肿瘤、各种细菌性脑膜炎时含量最高,可达250ng/ml 以上;部分白血病及脑血管病亦有增加,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脑脊液中铁蛋白增高的原因以及与蛋白质、细胞数的关系作了讨论;并认为脑脊液铁蛋白的检测可作为颅内肿瘤的辅助诊断;对于神经系统化脓性感染及病毒感染的鉴别以及病程、疗效的判断亦有参考意义。

    1988年0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再探月相朔望与出生性别比

    谷祖善;石光;石蕴芳;孙立芳;杨淑芬;

    统计了按农历计算日期的津沪青新共88812例出生婴儿,发现出生性比在一个月内呈双相状态:朔月之后性比渐降,望月之后又迅速上升。X~2检验差别非常显著。按地区、年代分六组统计,此现象亦有可重复性。还证明了出生性别比与月相关系等于受精性别比与月相关系。

    1988年01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安集海地区近亲婚配情况调查

    章竟安;龙光华;李晶娣;

    <正> 我们于1985年4月至6月在新疆安集海地区所属农牧团场的5687对夫妇的血缘关系及28600名子代在20岁前的死亡率和部分遗传性疾病(性状)做了调查。方法在有关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抽调了若干骨干医师,先集中学习医学遗传学原理,对要求所调查的遗传性疾病(性状)作临床分析,分发统一表格,按户调查登记,对患者作系谱记录,有必要的进行体检,汇总后分析。结果一、近亲婚配类型及平均近交系数新疆各农牧团场中的汉族职工大部分系

    1988年0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沙湾县人群包虫病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王履新;李永祥;赵影虹;陈延恭;唐培春;

    1986年8月对沙湾县农业区、农牧区和牧区的3144人用皮内试验(ID)和间接血凝试验(IHA)两种方法进行人群包虫病血清流行病学初筛,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两法进行复查。农业区1069人,感染率7.5%;农牧区1064人,感染率5.3%;牧区1011人,感染率5.3%。在三区中汉族感染率分别是6.3%、4.8%、7.5%;哈萨克族感染率分别是8.6%、6.2%、4.6%;而维吾尔族只在农业区为14.0%。总感染率是6.0%。本文提示农民中感染率较高,儿童和学生中感染率最高。

    1988年0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雾化吸氧法改进

    王征丽;

    <正> 脑出血病人急性期因用脱水剂,导致呼吸道干燥,分泌物排出困难。为增大吸氧湿度,我们用小保温桶代替湿化瓶,方法如下:用3磅保温桶内盛约2磅七八十度的热水,在瓶口木塞上钻两个孔,插入长短玻璃管各1根,长管没入水面下,外端接氧气;短管在水面上,外端接硅胶管。经6例临床试用,效果尚好。此法吸氧6小时后,脓痰开始变稀,易于咳出,吸痰

    1988年01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脲素注射治疗血管瘤

    王宏政;陈家瑜;

    <正> 我科自1985年4月至1987年2月以来,使用脲素溶液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及毛细血管瘤42例均获得良好的效果。我们所选择的病例为面部血管瘤,(手术治疗影响面容);在重要组织周围不易彻底切除者;肿瘤巨大,深在、手术处理困难或蔓状血管瘤。局限性能手术彻底切除者不包括在内。临床资料一、男性15例,女性27例。3个月~13岁28例,14~40岁14例。颜面及颈部血管瘤5例,躯干部血管瘤6例,四肢部血管瘤31例。选择性动脉插管注射8例,局部注射34例。住院治疗17例,门诊治疗25例。

    1988年01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肛旁肌带蒂游离再造肛门括约肌评析

    杨鲁民;

    本文例举了近年来国内外用肛旁肌移转成形肛门括约肌再造原位肛门的八种术式,对移植肌的血液供应、神经支配、肌力强度、方法技术、术后效果及适应证等做了简要的比较分析。将再造括约肌根据移转方式区分为环形、钳形和阀门形。认为 Hentz 的阀门式成形法在各术式中较优;钳形成形法所需移转肌瓣过大,不适于直肠癌根治术后肛门再造;各种环形成形法虽在血供与神经支配上存在问题,但临床效果满意,提示移植肌瓣在血管神经再生后肌力仍可逐渐恢复,且此类手术损伤使小,适宜直肠癌根治术后原位肛门再造。

    1988年01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芝肝泰冲剂治疗银屑病24例

    普雄明;

    <正> 我科试用长春红星制药厂生产的新药“云芝肝泰冲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4例,取得一定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一、病例情况:在门诊随机选择便于随访的银屑病患者24例。病程一周~20年。初发病人11例,复发病人13例。皮疹泛发全身者23例,局限性1例。进行期21例,静止期3例。发病因素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者7例,有银屑病家族史者3例,外伤后发病者1例,发病无明显诱因者13例。二、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单服云芝肝泰冲剂,每日三次,每次一包,不间期服用,最长治疗时间为3个月。疗效判定:治愈,治疗3

    1988年0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三例报告

    蔡宗葆;

    <正> 近年来国内同行陆续采用膀胱粘膜代尿道治疗尿道下裂取得了进展。我院从1982年以来收治先天性尿道下裂3例,均采用膀胱粘膜尿道成形一期手术,获得了满意效果。例一,周某,男,25岁。先天性尿道下裂(阴茎型)。12岁时曾在广州手术失败。阴茎无明显弯曲,尿道外口开口于阴茎腹侧距冠状沟4 cm 处,尿道外口狭窄直径0.2cm。1982年行膀胱粘膜尿道成形一期手术:①充盈膀胱②下腹部切口切取膀胱粘膜片5×2.5cm~2,膀胱置造瘘管。③沿阴茎腹侧系带两旁绕尿道外口作“Y”形切口,充分游离阴茎

    1988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脉冲电磁场在骨折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陈德福;王永明;

    对6例骨不连和3例新鲜骨折病人应用脉冲电磁场治疗,结果较满意。骨不连时间平均8.5个月,治愈时间平均73天。3例新鲜骨折治愈时间与同类骨折相比,其骨痴形成约早半个月左右。该机既能有效地减少骨不连的发生,又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只要条件具备,可早期应用,尤其对一些有潜在骨不连因素的病例。

    1988年01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胸内包虫病348例外科治疗经验及其评价

    李乃泽;杨贵斌;权学良;杨铁南;申屠阳;

    <正> 本组收集我院经手术证实的胸内包虫病348例的外科治疗情况。计肺包虫331例,胸膜包虫病8例,纵隔包虫病4例,心包包虫病1例,膈肌包虫病4例。其中男212例,女136例,年龄1(1/2)岁~63岁。肺包虫中合并感染90例。双侧包虫病53例。巨大肺包虫29例(包虫占据患侧胸腔体积在2/3以上者)。右肺包虫合并肝顶包虫45例,心包包虫合并肝顶包虫1例,左肺包虫合并肝左叶包虫、脾包虫各1例。本组手术死亡1例。现将胸内包虫病的外科治疗中的主要经验总结如下:一、诊断:必须详细了解有无与狗的密

    1988年01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年脑血管病—49例临床报告

    罗达人;骆诗杰;陈湛愔;

    <正> 青年人的脑血管病比中老年人相对少见,但有增加趋势,对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将造成长久而严重的影响。我院1964~1985年收治15~30岁的脑血管病49例。占同期全部住院的脑血管病1525例中的3.2%,死亡7例。临床资料:性别: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15~20岁12例,21~25岁22例,26~30岁15例。分类:脑血栓形成10例,脑栓塞5例,脑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脑血管畸形6例,非特异性闭塞性脑动脉炎2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2例,烟雾病

    1988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硬膜外血肿溶解引流两例

    史文盛;

    <正> 胰、糜蛋白酶溶血块作用强,经动物实验后移行临床治疗两例病人,效果尚好,报告如下:一、溶解血凝块药物作用比较:取试管8支,各加入凝血块1.0克,分别加入溶血块药物,观察40分钟,结果如下:二、病例介绍例一、男,13岁,1986年4月由汽车上摔下,十分钟后清醒,五小时后再昏迷。查,右瞳9mm,对光反射无,左瞳3mm,双侧 Babinski 阳性。右脑血管造影,诊为右额顶硬膜外血肿。右额顶钻孔两个,放出积液

    1988年0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叉神经撕脱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朱兆川;

    <正> 1984年4月~10月,我们对2例顽固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施行了三叉神经末梢枝撕脱术,切除神经病理检查为神经变性。例1,女,44岁,因右侧面部发作性疼痛10年,经针灸、封闭和各种药物治疗无效。于1984年4月7日住院,检查:右侧面部皮肤增厚粗糙,色素沉着。痛觉过敏,右鼻翼旁有扳击点。头颅拍片、脑电图、脑血流图和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右额、颧弓部和右耳前皮肤有发作性疼痛。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Ⅰ、Ⅱ支)。手术取右眉弓内侧切口长2cm,分离皮下达眶上切迹,找出眶上神经与滑车上神经。分别切断撕脱,切除之

    1988年01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冠状动脉痉挛7例报告

    毕焕林;

    本文7例冠脉痉挛均发生于冠心病。其中变异型心绞痛4例(2例分别于35天、60天转为 AMI)。胸痛发作时均有 ST 段抬高0.1~0.8mv,建议冠脉痉挛 ECG诊断标准为:①胸痛发作时 ST 段明显抬高,并在短时内恢复正常。②胸痛发作时ST 段明显抬高,虽在短时内未恢复正常,但 ST 段上升幅度随着心绞痛有较明显动态演变。③胸痛时 ST 段明显抬高伴其他导联缺血性下移,均在短时内恢复。④胸痛时伴暂时性 Q 波而无酶学改变者。

    1988年0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

    王承吉;

    <正> 本文首次报告了 A 型肉毒毒素对面肌痉挛的治疗作用。毒素注射部位为眼周5个点,颊部2个点,每点注射 A 型肉毒毒素2.5单位(0.001微克/0.1毫升)。治疗后所有病人都感到面肌痉挛减轻,注射后12~48小时,平均30.5小时即获改善,持续4~6周,平均为12.2周。治疗并发症包括流泪、眼不能闭合、角膜暴露,睑外翻。这些不良反应是轻微的,暂时的,可在两周内

    1988年0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变异型心绞痛4例报告

    毕焕林;

    <正> 1959年 Prinzmetal 首先描述了变异型心绞痛,其特征是当休息时尤其在夜间或早晨发作心绞痛伴 ST 段抬高。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规定:某些自发性心绞痛发作时出现暂时性 ST 段抬高为变异型心绞痛,本文4例符合上述标准。本组4例发作时 ECG 改变见图1~4.心绞痛发作时间,3例发作于深夜睡眠

    1988年01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次灭滴灵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马淇;

    <正> 从1979至1985年根据文献报道我们用单次剂量的甲硝哒唑(灭滴灵)治疗本市及邻县滴虫性阴道炎共1104例,年龄19~60岁。汉族965人,蒙古、哈萨克、维吾尔、回、锡伯族共139人,无孕妇。包括了无症状带虫者。白带湿涂片皆查到滴虫。治疗方法:每个病人及其配偶皆一次服用灭滴灵2克;服药后忌烟酒48小时;在10~60天内复诊。治疗时要求病人将内衣、被单等用物煮沸或曝晒。结果:夫妇双方接受治疗的为1093例,

    1988年01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幼女小阴唇融合——14例临床分析

    马淇;

    <正> 幼女小阴唇融合又称小阴唇粘连、粘连性外阴炎、小阴唇凝集、外阴表面闭锁等。本人接触14例,小结如下:发病因素是雌激素缺乏及外阴阴道炎症。发病一般在2月~14岁,本文14例年龄在4月~5岁。主要表现为尿路梗阻及尿路感染症状,排尿不畅,点滴状或尿痛。外阴检查见阴蒂系带至阴唇系带部融合,外阴变平,但可见小阴唇全长之中线粘连线痕迹。本文14例中有5例在阴唇下面可见针眼大小之小孔排尿,9例在小阴唇粘连下1/3处有小裂隙。治疗方法:(1)0.1%雌激素软膏局部

    1988年0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包虫治疗中的经验教训(附4例报告)

    朱兆川;

    <正> 1971年5月~1983年1月,我院收治4例脑包虫,1例死亡,3例痊愈,在治疗中有一定经验教训。现分析报告如下。例1.女,28岁,牧羊工人,1971年4月出现头痛,呕吐、视物不清、并有阵发性昏迷,大小便失禁,左侧肢体瘫痪,于5月28日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左眼底有新鲜出血,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上下肢肌力Ⅲ度,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阳性。右侧肢体正常。入院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5月30日突然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呼吸心跳停止,经用尿素甘露醇溶液后恢复,呼吸10次/分,急症

    1988年01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硬变腹水检查100例分析

    翁露茜;孙侃;陈建福;

    <正> 肝硬变腹水病人的腹水检睑查,鉴别是否为漏出液、癌性及炎性腹水,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PBP),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有时鉴别较困难.本文分析100例肝硬变腹水的各项检查,并就其各种病因的腹水特点,诊断的意义,尤其是对早期 PBP 的诊断加以讨论.资料与结果收集本科1978~1985年住院肝硬变腹水病人100例.男75例,女25例.年龄为22~64岁.肝炎后及门静脉性肝硬变66例、血吸虫病性3例、胆汁性1例,未分类30例,并发原发性肝癌(PHC)25例、PBP 8例,合并胃癌1例.腹水及有关检查归纳如下:腹水培养全部为阴性.腹水病理:除合并癌性腹水组3例找到瘤细胞外,余皆为阴性.腹水鲎试验:合并 PBP 组检查2例,1例为阳性.

    1988年01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51例工厂区中小学生铁营养状况调查

    李在忠;

    <正> 作者于1986年4月,抽样调查了本厂中小学生351名的铁营养状况,并按全国小儿血液病座谈会纪要所制订的诊断标准计算各年龄组的贫血及铁缺乏患病率.同时对所查人群,不论其缺铁与否,一律口服硫酸低铁每日300mg、VitC100mg 持续40天.9周后再次血检.11岁后贫血及铁缺乏患病率男女差别显著.以13岁女子组为最高,分别为9.1%和56.4%.各年龄组贫血患病率合计为11.4%,铁缺乏率为41.3%.投药后各年龄组Hb、Hct 均值都明显上升,Hb 平均升高1.5

    1988年0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例拇指断指再植成功

    薛刚;刘鸿钧;康健;

    <正> 患者男,29岁,左拇指被电锯切断,半小时后入院.左拇指从第一掌骨下1/3处离断,掌侧约有5cm 全皮层相连。在十倍手术显微镜下行再植术.短缩远端掌骨约0.7cm,克氏针固定骨折,吻合两条头静脉分支及一条拇主动脉,血管直径约0.7~1.0mm,修补伸拇长肌腱及吻合一条中正神经分支,当缝合皮肤时发现再植拇指远端苍白,毛细血管搏动消失、立即检查血管吻合

    1988年0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院内感染问题——1977—1986年临床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张振颖;费学文;陈辉;周祖钊;

    据1977—1986年间附院各种分泌物细菌培养资料分析,院内感染以大肠、副大肠杆菌类为主(40.6%);院外感染则以金葡球菌为主(40.5%);前者复数菌检出率为19.5%,后者为8.5%。住院患者中,无芽胞厌氧菌检出率为2.6%。主要菌株的药物敏感百分率比较。院内组低于院外组,金葡球菌对红霉素的敏感百分率,近年来逐年下降,而对氯霉素的敏感百分率则上升。同时对医院工作环境作了调查。52份样本中48份检出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副大肠杆菌类与院内感染菌谱吻合。作者认为,加强医院内感染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988年01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气分析对肉毒中毒时吸呼肌麻痹监测作用的实验研究

    王承吉;刘仁海;

    <正> 呼吸肌麻痹是引起肉毒中毒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呼吸肌麻痹时可引起血气改变。为此,我们观察了肉毒中毒时血气值的改变,并探讨血气测定能否用于肉毒中毒时对呼吸肌麻痹的监护.材料和方法取健康家兔20只,随机分为两组.A 组每公斤体重耳静脉注射 A 型肉毒毒素0.5ml.B 组每公斤体重耳静脉注射 B 型肉毒毒素0.5ml.注射毒素前及后用含肝素的玻璃毛细管取充分动脉化的兔耳静脉血,立即用

    1988年01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兰刺头碱的结构鉴定

    陈跃坤;刘金荣;钟守明;

    <正> 菊科兰剌头属植物球花兰刺头(Echi-nops sphaerocephalus L.)在北疆天山山区有分布。1980、1981年我们先后到石河子南山芦草沟采集果实、根及全草,分别做了全面预试。结果表明,根及全草均无生物碱成分,而种子的醇浸出液生物碱显色反应极为明显。我们将种子脱脂后,以9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做薄层分析,显示出三个斑点,为 A、B、C 点。所得乙醇提取液经浓缩,通过柱层分离,收集 A 点的洗脱液,得

    1988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42例新生儿染色体检验

    张秀云;王爱琴;罗一凡;玛丽娅;

    <正> 本文将1986年3月~6月在我院分娩的146例新生儿,于分娩后取脐血,置2~6℃冰箱培养12小时。个别漏抽病例补抽静脐血。按常规法培养,制片及 G 显带。146例中有4例失败。汉族121例,回族6例,维吾尔族12例,哈萨克族3例。新生儿体检结果:唇腭裂1例,巨大黑色素瘤1例,外生殖器畸形1例.每例观察30个以上中期分裂相,发现异常者增加细胞计数.142例中发现4倍体和亚4倍体1例(见病例1).性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1例(见病例2),染色体畸变

    1988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脐血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_3分析

    张秀云;王爱琴;罗一凡;玛丽娅;张素萼;马绍芳;

    本组通过108例新生儿脐血其C_3为74.08±19.22(mg%)。IgG 为987.04±280.55(mg%)。IgA 和 IgM 均未测得。C_3和 IgG 值男女性别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胎龄和出生体重有正相关关系,可以考虑作为了解胎儿成熟度和推算胎龄的参考指标。

    1988年0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尸检一例

    孙豪伯;

    <正> 患者女,38岁.因发热、乏力40余天于1982年1月5日入院.T39.2℃,R56,P131.BP0/0mmHg.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脾肋下三指。WBC9200,N73%.骨髓涂片为增生性骨髓象.骨髓培养为肺炎球菌生长。入院第二天下午便血、尿血、口腔、鼻腔出血不止,经各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摘要:极度消瘦,腹腔内有血色液体300毫升.胃肠腔内全为柏油样物.脾脏重705克.被膜下有—2.7×0.7cm~(?)灰白色

    1988年01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姜食盐治疗水火灼伤

    李翠卿;

    <正> 笔者多年来用此法治疗水火灼伤67例,效果甚佳.用法:将生姜用开水烫洗干净,放在用开水烫过的石臼内捣烂揉汁(如果泡皮未剥脱用姜泥加食盐为好)加上生姜的1/2量的粗食盐溶化调匀涂于患处,用消毒纱布3~4层浸浓盐水(盐水必须烧沸凉后使用)覆盖患处.轻者一次即愈,重者可10~20分钟涂敷一次,(主要是为了止痛),直至痛止,肿泡不再发展时停药。此法无刺激,无副作用,还可防止感染,化钱少,值得推广。

    1988年0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超诊断稽留流产部分葡萄胎样变

    季成玉;

    <正> 陈某,24岁,1987年7月27日入院.停经四月余,无阴道出血史.孕三月曾在他院检查无异常.7月25日他院 B 超挺示葡萄胎.妇检:子宫小于停经月份。我院 B 超检查:子宫形态正常,较停经月份小。宫腔内见蜂窝状声象图,图中见胎囊及胎体。子宫两侧未见黄素囊肿,尿 HCG 可疑。B 超结合病史,体征及化验结果,考虑稽留流产,葡萄胎不除外.7月30日行钳刮术,钳出完整胎囊,约7×4×3 cm~3大小,连着部分葡萄样胎

    1988年01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0例老年患者重症输液反应

    钱红梅;吴风仙;井玉琦;

    <正> 我们统计400例次静脉输液中,有35例出现反应,发生率达8.7%。这种热原反应一般的规律是寒战半小时,高热2.5小时,退热出汗一小时,大约四小时可以结束,除停止输液外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本文只探讨近几年来所收治的10例重症输液反应.本组所谓重症输液反应的病例系指在输液反应过程中并发下列情况之一者:1.严重休克;2.心力衰竭;3.高热,意识障碍、抽搐;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lC)及多脏器损害。

    1988年01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普外科护理查房

    黄瑛;

    <正> 普外科护理查房已坚持五年余,对提高护士素质和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兹小结如下.由科护士长主持,每周一次,重点是当(?)大,(?)手术,危重病人和常见病.以前不少人认为护理工作单调,在护校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差甚远,产生了自卑心理,看书学习少了,认为护士无非是打针,发药、测体温,不学也会.通过查房,我们感到了自己知识贫乏,有利于激发护士的自觉学习热

    1988年01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医院中医科如何开展辨证施护

    金根娣;柴明利;

    <正> 我院于1980年成立了中医科。我科的护士多来源于普通护校的毕业生。几年来,在护理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除了熟悉和掌握现代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各种护理技术操作外,还应当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与特点,实行辨证施护。一、充实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与西医有许多本质上的不同。护士只有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才能用中医学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病人的病情变化,积极主动的执行中医医嘱,用中医的

    1988年01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责任制护理在儿科的实施

    李云霞;

    <正> 责任制护理是护理学科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护理方法。但在儿科推行确有一定困难。原因是患者年龄小,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病情变化急、床位周转快使护理病史搜集、病历书写工作量倍增;儿科治疗多、并发症和交叉感染的机会多,增加了儿科管理的难度,加之目前护士缺编,使有陪护的儿科病房,部分基础护理依赖家长去做,而护士多忙于单纯的躯体护理和治疗……,传统习惯的护理方式又是责任制护理在儿科推行的最大绊脚石。针对上述种种情况,我们是这样做的:1.统一认识:责任制护理是提高护理

    1988年01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的护理

    周惠英;唐晋;

    <正> 我院1982年以来手术治疗本病32例,开展了分流术,断流术,胃底、食道下段切除吻合术,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等手术.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术前护理:除了常规准备保肝,注意饮食的选择,预防出血外,清洁肠道也很重要,我们采取术前三天口服新霉素0.5~1.0克,对出血而急诊入院的患者用生理盐水或将食醋稀释成5~10%浓度500~1000毫升灌肠,这样既清洁了肠道又可以提高肠腔酸度,使氨不容易吸收,减少了术后肝昏迷的发生。术后护理:肝硬化患者出于肝功能损害

    1988年01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异位妊娠患病比值与患病率

    廖清英;

    <正> 我国沿用五十年代上海、武汉等城市(医院的)患病比值作为人群中发病率的数据是不妥当的。上表显示:近二十年来,异位妊娠患病比值由1:38.2下降到92.3(分娩比);由1:43.2下降到243.9(宫内孕比),两阶段、比值为2.4~5.6倍。由于病人,医院,技术等因素的变化,都影响患病比值,故上述比值(结构比)不能用来判断人群中患病率的增减.本文设计患病率统计的标准如下:

    1988年01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包虫液皮试严重过敏反应27例报告

    普雄明;

    <正> 我们在1986年组织了全师范围内的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在调查中共做包虫液皮试(ID)56708人,ID 阳性率在城乡人口中平均为25.19%,其中27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在健康人群中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占ID 人数的0.48‰。皮试液为肝包虫原液(无感染、无胆汁,经过滤10磅30分钟高压后)稀释至1:10浓度后皮试。患者既往有明确其它疾病者6例(其中风湿病1例,美尼尔氏综合征1例,贫血2例,慢性荨麻疹2例),27例均无包虫病病史及 ID 皮试史。27例发生时间

    1988年01期 5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晚发性VitK缺乏致多系统出血

    吴炎火;

    <正> 47天女婴,面色渐苍白10余天,烦躁、气促两天入院。入院两天前左眼外眦部有一黄豆大皮下瘀斑,渐扩散波及左面部,吐咖啡样胃内容物,T35.7℃,P144/分,营养差,神萎,面苍白明显,前囱平坦未闭,左眼及其周围均为紫红色瘀斑,心音低钝。Hb3g%,出血时间玻片法3′,凝血时间12′.大便稀,红细胞+.潜血++,尿蛋白+++.红细胞+.入院后,静注 VitK、氟美松各5mg,静滴青霉素、能量合剂等。次晨患儿突然频繁抽搐。呈抽泣样呼吸,前囱饱满,面紫绀,当即输氧,用脱水剂,碱性液、VitK、地塞

    1988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院门诊量动态及影响因素

    苏建华;

    <正> 门诊量动态与影响因素可为拟定医院管理措施提供确切的科学数据,使医院的医疗服务以最佳的工作方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度门诊量动态笔者统计了1980~1985年间石河子医学院附院、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新疆医学院第一附院、自治区人民医院、乌鲁木齐铁路中心医院、伊宁市、博乐市、奎屯市等基层医院的门诊量,其结果可大致说明北疆地区的一些规律。门诊量看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规模大的医院门诊量高,规模小的医院门诊量低。这与卫生条件逐步完善,卫生常识的普及,

    1988年01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兰地区21年传染病收容情况分析

    孙兴国;孙寒;段凤莲;

    <正> 全部病例均系1966~1986年间收住我科并明确诊断的病例,只近六七年才收治约三四成群众病号。经分析发现在我地区近21年来主要传染病有九种(见表1)。对占总收容量前三位的传染病前后两个三年的比较(见表2)。从表2可见,菌痢、麻疹大幅度下降,肝炎构成比明显上升,差异均非常显著.

    1988年0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钝挫伤眼底改变

    杨树楦;

    <正> 一、钝挫伤视网膜改变视网膜震荡,包括震荡水肿和震荡坏死。1.视网膜震荡水肿(Berlin 水肿)眼球受到较轻钝挫伤,视网膜震荡水肿常常发生在受伤部位的对侧,如眼底的后极部;也可直接发生在受伤部位,常见于眼底的周边部.受震荡的部位视网膜水肿,出现边界不清的乳白色混浊,轻微时视网膜只有反光紊乱、透明度降低,轻微混浊。震荡水肿是可逆、暂时的,荧光血管造影常无异常发现.水肿消退后通常视力恢复正常,部分病例遗留轻度的色素紊乱和视力下降。目前,大多数作者都同意 Hirschberg(1875)的意见,即受震荡的组织发生血管舒

    1988年01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