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医学

  •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动态评议

    谷祖善;

    <正> 人口问题被人们关心之后,尤其是近年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之后,人们又开始关心起人口结构问题来了.在81年10月上海召开的医学人口会议上听了查瑞传教授的发言,深受教益。近来在我的思想中也盘旋着两个观点:一是相对值的结构图要结合总人口的绝对值通盘考虑;二是理想的境界分两步走,目前和近期要经历一个过渡阶段、然后才能使人口年龄结构达到理想的境界. 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是由相对数组成的“金字塔”,塔的形态又与纵横坐标单位值设计有关。如我国五十年代的人口结构,若

    1982年02期 73-7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性别影响因素探讨

    梁跃武;石通云;张建莉;付立英;李慧珍;郑华;罗英;英魏盟;勘爱平;王景平;张义;魏莉莉;师天雄;

    <正> 前言我国人口男女性别比大约为1.07:1,即男女分别占总人口数的52%和48%,男略多于女。造成性别差异的原因很多,民间就有某年多生男,某月多生女的传说。因此,查明性别影响因素,对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等工作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新疆石河子及乌鲁木齐地区的部分工厂、学校及市郊的农场公社作了调查,

    1982年02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心脏房室接连区的动脉吻合

    陈长志;李学愚;

    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法,显微解剖法和腐蚀法,研究了14例成年国人心脏房室连接区的动脉吻合。参与该区吻合的动脉有:房室结动脉、Kugel动脉、冠状窦口支、第一支和第二支前中隔动脉;后上中隔动脉、第一支后中隔动脉及降隔动脉等。这些动脉在房中隔下部和室中隔上部形成丰富的冠状动脉间吻合和冠状动脉内吻合。在冠状动脉软X射线造影的心脏标本中,每例都有吻合,最多一例达9处。就正常人心脏而言,连接区动脉吻合支的内径多在101~200微米之间。在冠心病和心脏肥大的例子中,吻合支有增粗的趋势,最粗一例其内径达320微米。文中对房室结动脉终末分支的特点作了描述。观察到它与其他7支动脉均可形成吻合,连接区可经这些吻合支接受其他动脉的供应:同时房室结动脉又是联系左、右冠状动脉的重要的侧枝循环途径。鉴于房室连接区动脉吻合的特点,本文认为一旦出现冠状动脉闭塞蓝波及房室结动脉时,有可能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以代偿连接区的缺血。

    1982年02期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心脏房室连接区的动脉

    陈长志;李学愚;

    利用显微解剖法和冠状动脉X射线造影法,研究了113例成年国人心脏房室连接区的动脉。供应连接区的动脉主要有房室结动脉、Kugel动脉、冠状口支和第二支前中隔动脉。此外,第一支前中隔动脉、降隔动脉、后上中隔动脉及第一支后中隔动脉可经吻合枝或直接供应房室连接区。在心脏展平后的冠状动脉X射线造影片中,清楚地显示了房室结动脉,Kugel动脉及降隔动脉的走行与分布;对房室结动脉终末分支的特点作了较详细的描述。认为房室连接区可同时接受左、右冠状动脉的血液,以右冠状动脉占优势。

    1982年02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人心脏房室交点处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高龙远;秦钖良;范元兰;华才欣;刘连山;彭绍光;

    <正> 房室交点是指后室间沟与冠状沟交界处,它与后室间沟的宽度基本一致。成人约为12~15毫米宽~2。房室交点深面为房间隔与室间隔相连接处,在解剖学以及临床应用上是一个重要标志。国内、外学者对于此交点处动脉的研究不多,例数亦少,研究的结果及论点有异如对此处冠状动脉主干倒“U”形弯曲的形成,Keith等(1961)认为是先天性的,与房室结位置的由浅变深有关。国内学者则认为此论点不完整为加深对此处动脉主干弯曲形态的认识及明确倒“U”弯曲的成

    1982年02期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腓骨形态及腓骨滋养孔

    高龙远;华才欣;徐斌;马新生;倪振贤;

    <正> 近几年来,随着显微外科的进展,国内外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已陆续获得成功,我国已移植成功40余例。由于取材腓骨优点较多,因此对长骨骨干滋养血管的研究,尤其是腓骨形态及血液供应问题引起了基础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作者观查和测量了新疆出土的干燥腓骨左右各314侧,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些依据,并增加国人体质人类学资料。

    1982年02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肉毒抗毒素的不良反应

    王承吉;

    <正> 过去几年中肉毒中毒报告增多。这不仅是食物引起的肉毒中毒病例增多而且由于新近认识了婴儿肉毒中毒。通常认为肉毒中毒的治疗包括肉毒抗毒素和支持疗法。肉毒抗毒素也用于有神经病变而不能除外肉毒中毒的病人以及进食了肉毒毒素尚未发病者。与其它获自马血清的生物制剂一样,肉毒抗毒素亦可有过敏,血清病等反应。1967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建立了观察系统以记录肉毒抗毒

    1982年02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肺水肿19例

    周有录;

    <正> 有机磷农药中毒重症者常合并肺水肿,其病情急、发展快、预后差;为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征,对我院19例并发急性肺水肿的患者.进行分析,以提出对其防治的某些探讨意见。临床资料我院自1961~1981年,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56例,这些病例中,有明确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史和典型的临床中毒症状,均符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标准,156例中,有19例并发急性肺水肿,占12.18%。 19例中,男5例、女14例,年龄最幼者15岁,最长者76岁,多数是青壮年。均系自

    1982年02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阔筋膜张肌—肌皮瓣治疗大粗隆溃疡

    白文甫;陈德福;周文玉;倪永昌;

    <正> 本组采用彻底切除局部疤痕与部分大粗隆,行阔筋膜张肌~肌皮瓣修复创面,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就12例病人、14次手术治疗简结如下: 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6~51岁。部位溃疡:左侧7例,右侧5例,其中双侧2例。发生溃疡时间:4个月~20年,平均53.3个月。病因:胸椎结核3例,胸腰段压缩骨折1例,大粗隆结核3例,外伤性疤痕2例,烧伤疤痕溃疡2例,股骨骨髓炎1例。溃疡面积

    1982年02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绞窄性肠梗阻56例临床分析

    王宏政;王天一;

    <正> 绞窄性肠梗阻为急性梗阻中较复杂和严重的一种类型。死亡率高,国内过去高达40~60%。近年来治疗上虽获不少进步,但死亡率仍高。为提高治愈率,就我院自1975年1月~1980年1月收治的绞窄性肠梗阻56诊加以总结。提出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一些看法。

    1982年02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肉毒中毒和记忆

    王承吉;

    <正> 文献中有关肉毒毒素对中枢作用的报告是不一致的。以往的研究没有涉及到检查肉毒中毒病人的记忆。作者检查了肉毒毒素对记忆的影响,在8个A型肉毒中毒病人中作了有关记忆的测验,没有发现病人有记忆损害。记忆是一种依赖中枢胆碱能传递的行为活动。A型肉毒毒素能产生严重的外周胆硷能

    1982年02期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40例住院精神病人死因分析

    陈善平;刘宪中;

    <正> 本文就新疆石河子精神病院1958~1981年6月住院死亡的40例病人进行分析,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58~1981年6月住院总人数5360例,死亡40例,占住院总人数7.46‰

    1982年02期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病1000例总结(摘要)

    何祖淮;

    <正> 从1976年3月至1981年6月,我们治疗1000例肛门病中,64例脱肛在门诊治疗,147例内痔,血栓及混合痔在连队巡回及门诊治疗,其余789例住院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简结如下。临床资料性别:男性626例,女性374例。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72岁,以30至50岁为最多,共689例。职业:职工578例,干部204例,其它为

    1982年02期 11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机磷农药中毒70例总结(摘要)

    张进成;

    <正> 有机磷农药中毒占农场医院收治中毒病人首位。我院内科从1975年以来至今年8月底共收治70例,现简单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一.本组中男性23例,女性47例,男女之比的1:2.09。年龄10—20岁18例:21—30

    1982年02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附10例分析)

    张舒遴;张学愚;李仕兴;

    <正> 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自1979年龙其方氏首先报告在北京发现该病毒以来,国内关于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报导有十余个省市及地区。新疆尚未见报导。我们于1981年无选择的收集临床诊断为婴儿腹泻病儿的14例粪便标本,用不同方法处理粪便标本,经电镜检查,共发现有病毒颗粒者11例.其中1例为腺病毒颗粒,10例为轮状病毒颗粒。现将10例报告如下: 一、例床资料: 10例年龄4月—11/12岁,男8例,女2例,均以腹泻为主诉就诊。发病前无饮食因素。其中9例起病急,7例发热,5例腹泻

    1982年02期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女性尿道粘膜脱垂(附二例分析)

    刘利道;曾治有;

    <正> 女性尿道粘膜脱垂又称尿道粘膜外翻,文献报导中我们仅查阅到两篇共22例,此病多见于少女、绝经后或尿道处有外伤的妇女,结合病史及局部检查,其诊断并不困难,治疗方法简易且疗效好。我院曾收治两例,均经病理切片证实,现报导如下: 例一,住院号195814,11岁,因尿道口脱出一肿物且缓慢增大伴局部痒痛十个月入院,病程中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其母因其诉不适,发现尿道口有肿物而带至

    1982年02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遗传性上睑下垂小睑裂(Komoto综合征)及大泪点病例报告

    杨树楦;

    <正> 遗传性先天性上睑下垂临床常见,但合并大泪点者尚未见报导,今报告一例如下: 刘×,女,15岁,汉族,学生,住院号21439。于1982年元月因双侧上眼睑不能抬起入院。出生后双亲发现患孩睁眼时双上限脸不能抬起,其父双眼同此孩一样故从未求医。家族三代内无血缘婚配,其父为双眼先天性上脸下垂合并大泪点,同胞四人健康无类似病变。

    1982年02期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典型Stevens-Johnson氏综合征并发实质性眼干燥症三例报告

    杨树楦;

    <正> 本综合征可发生严重的结膜炎症,结果常常导致难以治疗的实质性眼干燥症,给病人造成莫大痛苦甚致失明,因而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值得重视。病例报告例1李×,女,18岁,汉族,学生,住院号173402。于1976年元月因双眼干痛无泪怕光四个月入院。在入院前五个月某日上午在苹果园摘苹果时感觉双眼发胀疼痛,翌日眼痛加重。第三天开始全身发热(39℃)

    1982年02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盲结肠特大结石一例报导

    王国义;

    <正> 肠结石有两种。一曰粪石,为粪便之结石,二曰肠石,由无机盐类、钙镁所形成、其核往往为胆石或异物。肠结石在国内不多见。本院最近发现盲结肠中特大结石一枚。报告如下。患者史××,男性、已婚、二十九。甘肃人、额敏县十月公社社员。自述六九年以来,反复发作腹疼、腹胀。开始轻、每年发作2—3次,一九七五年以来发作烦繁,七九年更甚,平均每周都有一次发病。每次发病常可由受凉或饮食不当为诱因,自觉肚子里有一股气在窜行,待到一定部位肘走不动便出现一阵腹疼、肚子上鼓一大包,若干分钟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每发病常可在热敷或使用解痉药物后暂时缓解。

    1982年02期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膀胱包虫一例报告

    王力;王天一;

    <正> 膀胱包虫较为罕见,我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38岁,住院号:214585。耻骨上包块一年余,于一九八二年二月二日入院,八一年十月份无意中发现耻骨上包块,鸡蛋大小,无疼痛感。曾在单位多次服用中西药,效果不佳。包块逐渐增大,夜间膀胱有压迫感,发胀,小便次数增多,每晚二至三次,排尿后包块稍下移。无尿痛,尿急,尿频和血尿史。

    1982年02期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格林—巴利一例报告

    祝福云;

    <正> 我科收治一名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格林—巴利,报告如下: 患者高××、女、26岁,林场工人,81年7月2日因发烧、头痛、腰痛、腹痛入北兴农场职工医院传染科。入院时胸部,上颚有散在出血点伴有少尿,呕吐,低血压等症状。化验尿内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按出血热治疗。第八病日开始尿量增多,达2000ml以上,到第十一病日尿量达8000ml左右,病人出现手脚麻木、无力、抽搐软瘫及呕吐等症状,于第十二日转来我院。

    1982年02期 120+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引起剥脱性骨软骨炎一例报告

    刘明栓;张进成;

    <正> 易××,女,21岁,已婚,X线号5127 患者于1975年9月因全身关节疼痛,服用保太松一周后症状减轻。76年1月返内地探亲途中无诱因月经过多,到医院检查Hb3.6g,WBC1800,BPC4万,即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用强的松治疗45毫克/日,一月后减量为20毫克/日,后症状改善,返回新疆后继续按“再障”治疗,继续服用强的松20毫克/日,按递减法逐渐仃用,在120天时间内共服强的松总量2400毫克,症状缓解。查血常规Hb12g,WBC4500,BPC8万。未再用药。

    1982年02期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抢救一例重型脑外伤的护理体会

    周惠英;

    <正> 最近我们成功地抢救了一例极为严重的脑外伤患者,现将护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9岁,于81年4月8日6点因车祸受伤约1小时入院。入院时患者深昏迷,头面部高度肿胀变形,双眼眶淤血肿胀,口腔,鼻腔有大量血液外流,呼吸极度困难,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刺激无反应,对光反射消失,脉搏微弱几乎摸不到,血压50/30毫米汞柱,两胸壁有皮下气肿,两肺呼吸音尚清淅,患者处于严重休克状态。初步诊断:重型颅脑损伤,颅底骨折,颅内血肿,脑挫裂伤,上、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上唇撕裂伤,脐部挤压伤。

    1982年02期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症肺炎的护理

    金根娣;

    <正> 新疆地处西北,属大陆性气侯,一天内的气温可相差十几度。特别是冬季,为保持室温,一般家庭均密封门窗,外加棉门帘,室内空气流动差,空气污浊致病微生物密度高,室内外温差往往可达40~50℃,致使婴幼儿很易患肺炎。(历年肺炎占儿科住院总数的50%以上)。因此加强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的重要一环。我科自1969年以来成立了肺炎危重病房,在每年冬季肺炎高潮期,抽出一定量的护士3—5人,专门负责重症肺炎患儿的抢救和护理工作。危重病房内备有抢救药品箱、氧气、吸

    1982年02期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物性皮炎一例护理体会

    柴明俐;

    <正>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物性皮炎,均因药物过敏而引起皮肤粘膜改变,本病特点皮肤开始为红色到紫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即出现水疱,疱壁松弛易破形成鲜红色糜烂面。因皮肤广泛糜烂,大量渗出,失去蛋白质和电解质而严重的影响其抗病能力,极易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败血症和肺炎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在诊治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过程中,护理工作对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并发症和促进

    1982年02期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肠肽

    许德义;

    <正> 远在古希腊时期,有人曾提出脑分泌蛋白的设想。本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工作者不断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提取物中分离到一些肽类物质,从而提出神经激素的概念。七十年代前后一些学者在许多动物的脑内发现多种生物活性肽。并发现这些活性肽也存在于胃肠道,如P物质(Substance P)。神经降压素(Neurotesin)、生长抑素(Somatostatin)、脑啡肽(Enkephalin)、等。一些最初认为是胃肠激素的活性肽以后证实在脑内也有存在,如胆囊收缩素(Cholecy stokininCCK)、血管活性肠肽(Vaso ctive Intestine PolypeptideVIP)、

    1982年02期 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对《外科学》“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硷平衡失调”一章的几个问题和意见

    王国义;

    <正> 最近出版的《外科学》(黄家驷、吴阶平主编、1979年版),通读之后、受益非浅。其知识全面,重点突出,联系实际,语言通俗实为我等年青外科医师之指南。但由于水平有限,不能尽都领会,现就其“水,电解质

    1982年02期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Verhoeff氏弹力纤维染色法中VG对比染色具有脱色作用

    臧志义;

    <正> Verhoeff氏弹力纤维染色法,是病理组织制片技术工作中常用的特殊染色方法之一。尤其在对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学研究和临床病理检验工作中,更是不可缺少的。 Verhoeff氏弹力纤维染色法,由于易于掌握,染色清晰,耐色性强等优点而被制片技术人员所广泛采用。 Verhoeff氏弹力纤维染色法,大多数人习惯采用VG染色液(或0.5—1%伊红液)作为对比染色液。色彩鲜艳,组织要素醒目。

    1982年02期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轮状病毒

    李学信;

    <正> 1973年Bishop报告了病毒与腹泻关系的电镜资料,这种病毒就是轮状病毒。人类轮状病毒(HRV)呈球形,直径70nm,有双壳结构,电镜下显示宽毂,短辐及轮的薄边,其双倍染色体组是11段,并含有RNA聚合酶。能耐56℃、pH3及许多净化剂及溶剂。HRV起码有二,还可能有四个血清型。来自全世界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年小儿腹泻住院病例大约一半有由HRV引起,夏季腹泻有0-20%而冬季腹泻70—80%与HRV有关,可能在较暖的地方一年到头均可成为病原。主要感染6个月到二岁的小儿,

    1982年02期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Tr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的有关抗原

    Robertl.Fox;linda F.Thompson;gohn R.Huddlestone;赵郁冰;

    <正> 人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因其能与羊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环而加以鉴别与分离。Moretta及同事依据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的IgM(Tu细胞).及IgG(Tr细胞)Fc受体,将其分为若干亚群。目前,藉以能检测T细胞表面某些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为确定T淋巴细胞的亚群提供了又一种方法.近来Reinherz等以及Kay与Horwitz等用Fc受体法及单克隆抗体反应法比较了T淋巴细胞的亚群,认为Tr细胞可能不是T淋巴细胞的亲系。本文报道Tr细胞的一定特征,这些特征是用能以识别T细胞表面其它抗原的

    1982年02期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念珠菌性心包炎

    王又新;杨鲁民;

    <正> 念珠菌引起的化脓性心包炎是罕见的,文献中仅有七例报导。这里报导一例由膀胱感染热带念珠菌而继发的心包炎. 病例报告男,39岁,有酗酒史,因肺炎住院。体温38.3℃,痰液检查有自细胞和革兰氏阴性沙雷氏杆菌,蓝从血清中分离出同样杆菌,庆大霉素治疗后,仍并发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象:白细胞12000/mm~3,两侧胸腔有无菌渗出液。给予amikacin后,病人退烧,X片上无渗出、凝血与播散,但出现急性肾衰与溶血。Foley氏管尿液中有大量白细胞和

    1982年02期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痂下注射抗生素治疗烧伤创面感染

    熊国祚;

    <正> 通过烧伤焦痂组织的细菌入侵是烧伤病人在有效的局部化疗发挥作用前就发生败血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此时局部感染已明显好转,但仍无法控制烧伤败血症之发生,焦痂下注射抗生素能否替代既往的局部化疗来防止烧伤病人创面的细菌入侵就是作者实验的意图。因为从理论上讲,这种给药途径可使高浓度的抗生素直接进入焦痂及焦痂下组织,而这是全身使用抗菌素时所达不到的,

    1982年02期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盲肠扭转一钡灌肠之合并症

    何建忠;王永明;

    <正> 本病通常要在患者发生急腹症时才能诊出,腹部平片和钡灌肠检查有助确诊。下病例是在一次正常的钡罐肠检查之末发生的一个罕见合并症。病例:男28岁,78年6月以右季助痛1年就诊,检查:右季助部轻度压痛,钡餐和胆囊造影正常。79年11月再次就诊,仍述右腹疼并向右肩放射、痛时伴有便秘和肠胀气,此次检查,右髂窝轻度压痛,肿胀不明显,据情,给行了钡灌肠检查。

    1982年02期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的胆囊结石

    陈长志;王天一;

    <正> Noble等报告迷走神经全切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可增高达16%至24%,较Framingham在10年中于对照组中观察到的发生率(4.5%)增加4至6倍。这些报告支持Johnson和Boyden等人的早期观点,他们首先指出迷走神经全切术后胆囊结石形成增多的原因为胆囊低张状态所致的胆汁郁

    1982年02期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