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医学

  • 外科休克期补液

    陈家瑜;

    <正> 临床上除心源性休克外,均存在程度不同的有效循环量不足,外科性休克尤其如此有人提出以补液为主要手段治疗外科休克可使大部份患者病情逆转,从而为病因的治疗创造良好条件。本文从我院实际出发,对此问题作一讨论。休克期体液紊乱情况人体体液占体重的60%,其中细胞内液占40%,组织间液占15%和血管内液占5%。后二部份合称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可分三类;即功能性细胞外液,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和转移性细胞液(图一)。

    1981年02期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河子垦区肉毒梭状杆菌自然分布情况的调查报告

    汪艾翔;韩斌;张爱萍;邸志胜;

    <正> 肉毒中毒是新疆常见的严重食物中毒。石河子垦区发病很高,自1958年起至1978年止,共发病188起、409例。文献报导指出,本病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人群的发病与外环境中肉毒梭状杆菌污染有关。为了研究石河子垦区外环境中肉毒杆菌污染情况,分析本垦区肉毒中毒地区分布规律,我们于1977年3月至1978年8月对本垦区土壤、畜粪、粮豆、蔬菜、饮水等进行了肉毒杆菌污染情况调查,重点对土壤中肉毒杆菌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981年02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元神之府”——兼赞“以脑为脏”说

    周云霄;

    <正> 《内经·素问五脏别论》中说:“余闻万士,或以脑、髓为脑,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这段经文论述了在《内经》年代或以前,曾经有过一派医家,在中医基础理论领域中,提出过将“脑、髓”做为人体的主要脏器的论点。然而,由于学术争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派医家力量较弱,这种论点被“心主神明”一派医家所击败。事隔数百年之久,今天旧话重提,在两派论点的争鸣中,笔者参阅有关历代书藉以及临床实践体会,站在纯学术角度,仍以为“以脑为脏说”言之有理,今冒味提笔,以就正于同道。从历代各家论述谈脑的概念参阅历代著作,自数千年起,言脑者颇

    1981年02期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异抗血清对人体扁桃腺细胞C_3b及C_3d受体以及对红细胞与嗜中性粒细胞C_3b受体的作用

    赵郁冰;

    <正> 近年来研究证实,人体细胞如淋巴样细胞,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肝细胞及肾小球上皮细胞表面均具有C_3b与C_3d或C_3b/C_3d受体,关于各种细胞C_3受体的作用,除C_3受体介导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外,其它作用了解得很少。为了证实C_3受体的作用,作者用EAC(抗羊红细胞抗体致敏的绵羊红细胞与兔的补体结合的复合物)与人体扁桃腺细胞C_3受体活性溶解产物(C_3蛋白)制成EAC—C_3受体复合物,免疫家兔获得抗人C_3受体抗血清,并用此血清对人体各种细胞C_3受体的特异性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1981年02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与病理生理学

    许可;

    <正> 中西医结合的成就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在日、美、德、法等国都出现了“中医热”。日本全国医师会会长武见太郎曾多次指出:“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医、中药的世纪”。WHO也提倡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医学是全人类的事业,它本身不分中西。中西医学都是研究人类疾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科学,它们研究的对象、任务相同,但因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哲学思想、研究方法和角度不同,各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实践证明,中医和西医各有长处和短处。西医看不了的病找中医,中医看不了的病找西医,有时双管齐下。这就是客观事实,也是我国医学得天独厚之所在(中西医取长补短)。医学发展到今天,中西医学在辨证唯物

    1981年02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优生学和优境

    章竟安;

    <正> 根据Mckusick(1978)的统计,已知的人类遗传疾病有2、735种。另据联合国辐射委员会的统计,全人类的遗传负荷为10.8%,我国可能还要高一些。其原因是我国人口迁移率低,群体隔离严重,加上抗菌素得到广泛应用和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到农村,使表型的治癒或改善某些遗传性疾病得到可能,原来一部分夭折的人能够活到生殖年龄,还有近亲婚配等情况所致。全国约有3—4千万名患严重先天性遗传疾病者,每年估计有几十万名患遗传性疾病儿的出生。以上这些数字足以引起我们对遗传性疾病的重视。人类不仅能采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新方法来改造和创造新的物种,为何不能从遗传学的角度来改善人类本身呢?这就需要把优生

    1981年02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临床实验设计问题的商榷

    张法林;庞树桂;刘永福;

    <正> 我们学习了4—12期《石河子医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收益不小,深感《学报》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也发现不少文章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统计学问题,使论文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现就其中的实验设计问题提出来,加以讨论,以供参考。在临床上要鉴定一种新药或疗法对某种疾病是否有效所遇到的干扰因素远较实验室复杂的多,一般不易完全加以控制。因此,必须要有严密的实验设计,认真的观察,仔细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设计的种类很多,临床研究需要的只是些主要的设计方法。一般分为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二方面内容。专业设计包括课

    1981年02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婴儿肉毒中毒

    王承吉;

    <正> 1894年发生了一起23人发病3人死亡的肉毒中毒。Van Ermengen从一个死者的脾脏和病人食用过的火腿中首次分离到一种能形成芽胞的厌氧菌,被命名为肉毒杆菌。此后的80多年中,人们一直认为肉毒中毒是由于食入由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一种以肌肉麻痹为特征的疾病;认为它不是一个感染性疾病,而是一个中毒性疾病。因为肉毒杆菌不能在活体中生长繁殖。因此人们认为摄入肉毒杆菌本身是无害的,只有它们在体外某些条件下产生的毒素才是可怕的。 1976年美国学者Pickett等首先报告了两例发生在婴儿中的肉毒中毒,病儿有肉

    1981年02期 91-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呼吸困难综合征

    朱绍文;

    <正> 呼吸困难综合征(Respirafory Dis fress Synd rom,RDS),有人称为“损伤后肺功能不全”。指继发于休克或各种严重损伤经复苏后突然或逐渐出现的肺功能不全综合征。各家常因其发病原因不同而命名各异,继发于休克者称休克肺综合征,见于体外循环术后者,称肺灌注后综合征。C.G.Aschbaugh等则称为呼吸困难综合征(RDS)此病如不及时诊治,死亡率甚高。D.G.Aschbaugh治疗51例各种原因引起的RDS,存活者仅21例(41%),因此,对此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发病机理] 一、肺微循环功能障碍肺微循环与其它器官相比,有其特性:

    1981年02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核性肝脓肿(附5例报告)

    周宗智;王天一;王宏政;

    <正> 肝结核在临床上较少见,而结核性肝脓肿则更少见。Maffei报告601例结核病行解剖时仅发现结核性肝脓肿者3例。我院自1964—1980年收治五例结核性肝脓肿(见附表),並对其诊断和外科处理,提出几点体会。讨论一.病理特点:肝结核为继发于其他部位的结核,可由门静脉或肝动脉途径播散形成,很少为原发性。本组五例均由肺、胸膜或腹膜结核所致。据文献报告肝结核的病理分型为:Ⅰ.粟粒型;Ⅱ.结核瘤型(或增殖性结核);Ⅲ.脓肿型;Ⅳ.胆管结核;我院同期共收治肝结核13例中,Ⅰ型者6例,

    1981年02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的分析

    周有录;陈建福;张鼎芬;顾永藻;

    <正> 最近报告,国人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相当高,且较严重,从而改变了一般认为我国糖尿病多较轻,慢性病变的发生率也较低的概念。糖尿病并发的心血管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生命健康和劳动力的严重威胁,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此,积极开展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对21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石河子医学院附院169例,石河子市医院49例)并发心血管病情况,加以分析讨论,以提供防治糖尿病性心血管病某些参考资料。诊断标准及发生率

    1981年02期 100-102+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治疗经验

    白文甫;吴肇森;倪永昌;

    <正> 目前国内对重度手部烧伤病人采取早期焦痂切除治疗获得满意效果,但仍有不少病人由于处理不当形成手部挛缩畸形需要整形治疗,本文就近十年收治的148例手部挛缩畸形的病人治疗总结如下: 一、资料: 男性105例,女性43例,1—10岁者83例,11—20岁者36例,21岁以上者29例。致伤原因与部位: 烧伤77例,烫伤42例,电击伤13例,化学伤16例。左手62例,右手70例,双手者16例。单纯手部挛缩者103例,合并其他部位挛缩者45例。治疗时间与方法:

    1981年02期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肠套叠鞘内肠曲积气征——婴儿晚期肠套叠的一种特殊X线征象

    曹文泉;

    <正> 部分肠套叠病例在普通透视或摄片上由于套叠远侧结肠内积气,从而发现套叠处弧形软组织(?)影,对此以早有记载。而我们遇到一例,肠曲积气发生于套叠处之鞘内,呈另一种独特之X线表现,报导如下; 6月男婴,以腹泻五天,发烧、血便一天于1974、5、28入院。体温38.4~℃—39.6℃,精神萎糜,一般情况及营养均差,轻度脱水。腹部轻度膨隆,柔软,未扪及包块,肠鸣音2次/分,大便一日4—6次不等,血水样或淡红粘液样,镜检红细胞(++++),白细胞少量。初诊为急性菌痢。入院后病情危重,呕吐频繁,面色发灰,神

    1981年02期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膜后巨大神经纤维瘤一例报告

    周宗智;于明信;

    <正> 腹膜后神经纤维瘤较少见,巨大者国内文献未见报告。现将我院所见腹膜后巨大神经纤维瘤一例报告如下: 邓××,女性,27岁,汉族,已婚,农工。腹部膨隆、腹胀二年余于1964年11月2日入院。两年前自觉全身无力、腹部不适,仍坚持工作未进行任何治疗。同年8月腹胀明显、消瘦,以结核性腹膜炎在团医院抗痨治疗两月,症状缓解。一年后腹部明显膨隆、腹胀加重、食欲减退、全身消瘦、不能平卧,以结核性腹膜炎、卵巢囊肿入我院诊治。体检:体温和血压正常,体重109市斤,发育中等,营养差,浅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腹部膨隆如足月妊娠,两侧对称,腹

    1981年02期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73例乳腺癌的治疗体会

    莫永灼;王天一;周宗智;

    <正> 我院自1961年1月—1980年1月共收治乳腺癌9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者73例。现对此73例加以分析,重点讨论治疗问题。临床资料一、年令与病程:73例均为女性,年令自27岁至84岁。其中31—50岁者44例,70岁以上者10例。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者7天,最长者4年。一年以内者61例。二、部位:73例均为乳房单侧癌。其中右侧36例,左侧37例。外上象限40例,内上象限14例,中央象限者10例,内下象限者7例,外下象限者2例。三、诊断:乳腺癌早期常无明显特征,常以偶然或体检时触到乳腺包块而就诊。有

    1981年02期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胆硷能阻滞剂在妇产科的应用(综述)

    翟湘陵;

    <正> 胆硷能阻滞剂又称抗胆硷药,有阿托品、东茛菪硷、山茛菪硷、樟榔硷等,它们都属于托品类生物硷。近年来,在妇产科范围内,尤其用于产前子痫伴呼吸衰竭有着突出的疗效。一、用于重症子痫的治疗有人提出在妇产科传统的治疗基础上,应用东茛菪碱、654—2等治疗。可以达到解除子痫患者全身小动脉痉挛,改善微循环,止痉利尿,保护肾功,防止肺水肿、脑水肿,抢救胎儿宫内窒息,缩短产程之目的。杨国栋医师,以东茛菪碱、654—2治疗重症子痫伴呼吸衰竭(不少病例是在用其它治疗完全不能控制的情况下改用东茛菪碱

    1981年02期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断冠再接

    葛鼎衡;

    <正> 前牙常因外伤致牙冠横形折断,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发音及外形美观,患者均有立即修复断冠恢复其正常功能的迫切愿望。以往我们对断冠的处理一般采取拔牙或根管充填椿冠修复,拔牙术简单易行,但造成缺牙,日后假牙修复功能不如真牙。椿冠虽可恢复其功能,但磨除牙体组织太多,操作较为复杂。因此我科近一年来采用断冠再接,一次完成患牙治疗,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一、操作方法及典型病例简介。操作方法: 2%普鲁卡因局麻下拔髓,扩大根管呈扩大针6号。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将根管中血液冲洗干净,樟脑酚消毒根管并用热气吹干,牙胶尖+磷酸锌粘固粉糊剂根管充填。

    1981年02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术后早期肠坏死

    陈家瑜;

    <正> 腹部手术后早期发生肠坏死为一少见情况,但一旦发生则病情凶险,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本院自1972年来遇见五例,三例治癒,二例死亡。为总结经验教训报导如下,并提出预防此合并症的几点看法。病例介绍例Ⅰ,男,40岁,因急性胃穿孔2天入院。入院时合并休克,经抢救10小时后行手术修补穿孔。术后血压不稳,用正肾和阿拉明维持,术后三天合并肾衰,休克仍未纠正、全腹仍有压痛、肌紧张,腹腔引流出血性液,再次手术发现穿孔处癒合好,但小肠全部直到横结肠呈结段性坏死,因病变太广泛无法切除,术后两小时死亡,第二次手术前共用正肾8毫克,阿拉明600毫克。

    1981年02期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胸膜间皮细胞瘤一报例告

    支浩明;

    <正> 胸膜间皮细胞瘤是少见肿瘤之一,Ca mpbell氏报告3533例尸检中仅有4例。刘兼锟等由1949年至1662年5月共收集10例。现将我院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汤某,男,48岁。患者于1979年8月开始出现心慌,气短。体检:左下胸呼吸运动受限、叩浊、呼吸音减弱。 X线报告:左下肺部有一较大密度均匀包块,初诊为肺包虫症? 手术所见:左肺上叶下舌段表面有一较大肿物,呈结节状,有被膜、质中等硬度,淡红色。前端大部粘连,并将纵隔推向右侧。切除肿物,无其它改变。

    1981年02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断肢(指)再植与显微外科术后护理

    孙透莲;

    <正> 断肢(指)再植手术成功与失败,不仅取决于手术技术,同时还取决于精心的护理,才能提高成功率。我科自1966年开始断肢再植动物实验,于1970年取得断肢再植第一例成功,到目前已治疗断肢(指)再植26例,成功18例,失败8例。1979年8月至1980年3月以来,开展显微外科手术18例,成功17例,失败1例。在这些病例的治疗中,我科医护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获得手术的成动,几年来我们护理工作方面在实践中摸索到一些适合于手术后治疗、护理观察的规律,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显微外科技术的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我们的粗浅体会简结如

    1981年02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铁落饮加减化裁治愈“癫狂症”一例

    刘国祥;

    <正> 病例: 杨××,女性,42岁,1978年3月×日就诊。患者由爱人陪伴就诊及代诉病情。该患者于1977年某一天因工作不慎而损坏机件,领导批评后,自认“委屈”,苦闷不乐,饮食少思,身体日渐消瘦。偶在梦中哭醒,有时自用拳头捶胸踯足。渐至夜不能寐。白天神态呆板,言语错乱,哭笑无常,有时沉默不语,或一人自言自语,也有时一天不吃也不上班工作。于就诊前三天,突然大哭大闹,骂詈发狂,失去理智。曾在××医院认为精神分裂症,用西药治疗无效。故来我科就诊。视其面容消瘦,怒目而视其人,一会儿又状若无人。其爱人劝说,方诊其脉:二脉滑数而弦劲。中医辨证:按“痰、火”论治,以

    1981年02期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快速脑室引流术

    朱兆川;莫永灼;吴希康;

    <正> 颅内占位性病变继发脑疝时,病情急,变化快,常常危及生命。只有迅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力,才能争取时间进行病因治疗。“快速脑室引流术”可以满足这一需要。现介绍如下: 一.手术方法 1.设备:脑鎚1只,硅胶管或塑料管50厘米,脑穿针1个,脑室引流瓶1个。 2.穿刺点:自眉间向上5厘米与矢状线旁3厘米之交点,消毒,铺洞巾,局麻后用脑鎚钻透颅骨。 3.脑室穿刺:刺入方向对准枕外粗隆上方1厘米处,一般进针5~6厘米,即达侧脑室前角,留取脑室液化验检查。 4.经脑穿针孔内导入硅胶管,退出脑穿针,将硅胶管的一端置入脑室内。

    1981年02期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伤性切牙冠折断修复一次完成

    葛鼎衡;

    <正> 因外伤致切牙冠部折断,在临床上经常可碰到,以往我科一般采取根管一次充填,观察15—30天后制备椿冠,取摸。再次复诊椿冠体完成,治疗结束。以上方法须多次复诊影响患者工作,现采用一次疗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一.适应症: 经X线牙片检查患牙根端情况良好,无明显松动及叩疼,牙髓尚具有生活力。二.操作方法: 在2%普鲁卡因常规局麻下,牙髓暴露者直接拔髓,牙髓未显露者穿通髓腔以拔髓针拔除牙髓组织,扩大根管至根管扩大针6号,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樟脑

    1981年02期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部分中草药栽培经验介绍

    赵福生;成玉怀;张淑珍;

    <正> 我们自1969年以来,先后在我院药用植物园内试种了新疆以前既无种植又无野生的某些传统中草药,取得了初步栽培经验,为广开药源,现就其中几种栽培的初步经验介绍如下: 一.半夏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块茎供药用,能燥湿化痰、止呕吐、用于痰饮、喘咳、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眩晕;生用外治痈肿。半夏主产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新疆无野生。我们于1969年自河南引种,开始因缺乏经验,由于干旱植株生长矮小,未长花序即倒苗。于1971年将之移植湿地,虽仍为板结之硷性土壤,其生长却仍较好,当年开花结子,块茎也较大。

    1981年02期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临床青光眼

    <正> 第12章闭角青光眼的诊断和分类(续) 诊断上的陷阱有些急性充血性发作自发地消退,当眼科医生见到病人时,在裂隙灯下只能发见不规则、通常为扩大的瞳孔、房水闪光和细胞。病人的病史为伴有视力模糊的突然疼痛。眼内压通常很低,这即见于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发过后房水生成停止,也见于单纯虹膜炎之后。若不进行房角镜检查发现非常狭窄的房角,眼科医生可能把此病症错误地诊断为虹膜炎而不是闭角青光眼。虹膜炎的通常治疗为皮质类固醇,当有后粘连时要用扩瞳剂,持别是阿托品。皮质类固醇清除炎症反应及改善主觉症状。睫状肌麻痹剂在治疗的头几

    1981年02期 120-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73例肠伤寒临床分析(摘要)

    祝福云;

    <正> 从1976年到1980年,五年期间我院共收治肠伤寒73例,均系非典型伤寒,其临床经过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发热时间缩短,平均为17.8天,多呈不规则热,少数有弛张热及稽留热。二.全身中毒症状轻。三.相对缓脉减少,只占总病例数的8.2%,儿童多有速脉,玫瑰疹少见。四.肝脏肿大,转氨酶呈轻,中度改变,五年实践证明患者的肝大多于脾大,肝脏损害是伤寒的早期病变部位,也是重要的表现,因此,应把肝大作为诊断伤寒的体征,把GPT作为一项诊断指标。五.合并症减少,合并肠穿孔者仅有2

    1981年02期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啡肽在狗的胰腺分泌中抑制促胰液素的释放和作用

    张复;

    <正> 在清醒的胰瘘狗身上,发现甲—脑啡肽能抑制内源性刺激(肝餐、十二指肠酸化)和外源性激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所引起的胰腺分泌。对前者的抑制比对后者要强,同时伴有血浆免疫反应促胰液素含量的明显降低,说明甲—脑啡肽抑制胰腺的分泌至少部份是由于抑制了能刺激胰腺分泌的肠道激素的释放。甲—脑啡肽对外源性激素的抑制作用,表明它也能直接影响胰腺的外分泌部份。甲—脑啡肽对胰腺分泌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尚不明瞭,鸦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能部份阻止此作用,说明该作用有鸦片受体

    1981年02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学英语的六个特点

    姚国璋;

    <正> 医学英语的题材内容必定是医学科学技术。这种题材内容就确定了医学英语的某些特点。譬如,医学英语的词汇显然与其他题材内容的词汇不同,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不必赘述。本文只就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对语法结构的某些特点。 1、长句多。医学方面的文章,语体都很正式、庄重,作者往往要在一个句子中表达相当复杂的思想内容,这样就造成了句子长。例如:A. The relative ease with which dyspnea overtakes the normal person unaccustomed to exertion depends not so much

    1981年02期 130-13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医学放大摄影粗议

    张树材;

    <正> 在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过程中,应用摄影技术无疑是做为蒐集和积累科技资料的有力技术手段。而最经常应用的方法是显微摄影、放大摄影和翻摄。在《显微照相浅探》一文中,(见《石河子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一期),就工作实践中的认识,谈及一些粗浅的看法。现拟就放大摄影应用中的若干问题,提出讨论,共同探究。由于目前拥有先进的专用设备的单位为数甚少,所以本文着重讨论的范围,基本上限于手工或半手工式的装置。对于自动曝光系统的专用装置来讲,对一些技术概念的讨论和廓清或有助益;再则,对一些放大摄影的基本原理的认识即使拥有现代先进专用

    1981年02期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苯妥英钠过敏:38例

    王承吉;

    <正> 为了确定苯妥英钠过敏反应的严重性和发生率,作者使用计算机调查了霍普金斯医院从1963年1月——1977年6月所有的出院病人。从中确定了38例苯妥英钠过敏病例。22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从21个月到72岁。14例每日用量为300毫克,4例每日用量为400毫克、1例为偶然应用,16例未记录用量。从用药到过敏症状出现多数为1—35天,偶可长达数年。此时间与反应的类型无关。过敏反应各种表现的发生率如下:皮疹28/38(苔藓样或麻疹样疹25、多形性红斑7斯一约二氏综合征5);发热14/38;肝功异常11/38;淋巴组织增生9/38;嗜酸性细胞增多8/38;血液病12/38(白细胞减少6、血小板减少2、贫血6、非典型淋巴细胞增多1);

    1981年02期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九八0年在各有关杂志发表的论文题录

    <正>~~

    1981年02期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