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 我院自1973年开始,招收三年制和五年制医学专业民族学生。除少数汉语水平较好根据本人要求与汉族学生混合编班外,绝大多数编为民族班。民族学生入校后.先进行一年预科的汉语学习。预科结束后,一律转入医学基础课的学习。几年来,我们深感因对民族学生入学时汉语水平未做要求,所以虽经一年预科汉语学习,仍不能满足听课和阅读汉语教科书的需要,严重影响民族学生的教学质量。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1979年12月,对已进入毕业实习的某民族班全班55名学生,做了汉语教学质量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980年02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浴桓;
<正> 充分掌握前人的资料在进行某一项科研之前,必须充分了解这一课题前人已经作过的工作,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通过总结前人的工作之后再来设计科研方案,就可少走弯路,还可以找到某些容易突破的环节。在目前我国科学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特别应当重视阅谈外文资料。任何一项突出的科研成果,都有前人的工作经验在内。人体断肢再植成功,就吸收了前人许多动物实验的经验。文化革命中流行一时的洋金花治疗精神病被认为是很了不起的发明,没有多久就被放弃。其实它与几十年前已经试用过并证明效果不大的阿托品中毒治疗性质完全相同,如果在进行这一治疗研究之前了解了前人的经验就不会走这一段弯路了。
1980年02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庞树桂;
<正> 卫生统计学是阅读文献和从事医学科研的工具。学生应该学习掌握这门科学。但是怎样把抽象难懂的统计学的理论和概念讲得通俗易懂,易为学生接受和掌握呢?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教员在备课中精选例题、在课堂上讲好例题。一、精选例题(或事例)的依据: 1.开门见山: “山”就是学习内容和目的。为了使学生明白教学目的,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作者在讲绪论时选了我国近年主要医学杂志应用统计学指标的例题,列出三种杂志某一年全年应用指标的符号(X、S、S_x、t、X~2、P)和篇数的统计表,以此告诉学生阅读医学文献与统计学的关系,启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为了讲明医学科研与统计学的关系,在讲绪论时选了一个有代表性的科研题目,
1980年02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ansen M.D.;白文甫;
<正> 巴尔得摩johns HoPhins医院报告15例创伤型肉毒杆菌病。临床特征如下: 食物型肉毒中毒潜伏期为12小时到7天,而创伤型为4—14天。两型的神经系统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颅神经受累,嗜睡,讲话鼻者,吞嚥困难,双眼睑下垂,面瘫,呕吐反射减弱,运动肌瘫痪,而无感觉改变。因肉毒杆菌的毒素作用神经末梢阻断乙酰胆硷释放。本文报告的疾例,创口均有污染,培养为多种微生物,而有2例病人,临床发生创伤型肉毒杆菌病的症状,伤口没有任何感染及坏死征象。从原伤口切取深部皮下组织培养为B型肉毒杆菌生长而确诊。常规伤口涂擦培养没有作用,要在手术室严密无菌技术操作下采取标本,压氧培养才能有效。取抗毒血清治疗的创伤性肉毒杆
1980年02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如文;
<正>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输血作为一种尝试性工作就不断在动物间甚或在人体进行。但是,作为科学的输血工作来说,只是在兰兹泰纳(Landsteiner(于本世纪初)1900年)奠定ABO血型系统以后才得以有较广泛的应用。大家知道,输血在改善循环动力、提高携氧能力,增强机体一般性抗病能力、补充凝血因子促进止血作用和补充血浆蛋白以改善机体营养状态等方面都是著有成效的。随着有关血型学研究的进展,输血的应用已日益广泛和安全。尽管如此,输血也不是绝无危险的。文献介绍、输血后所发生的程度不等的不良反应可达2—10%,而输血引起的死亡率最高甚至达到0.5—1%。此外,输血引起的疾病传递也是众所周知的。有关输用全血的知识在各种书刊中已有大量资料
1980年02期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谷祖善;
<正> 旧谚云:“女十七,嫁娶期”,故早婚习俗,尤其在农村,相当流行。1959年北京、武汉及应城县区域调查结果如图一、二。一般新婚夫妇如不避孕,则三个月内有一半人可孕,三年内有90%可孕,人工流产后一年内,70%又可再孕。所以“晚婚”应是抓紧计划生育工作的第一道关口。而把严这一关的关键是要让群众懂得“所谓晚婚、其实不晚”的道理。一、从青年的工作学习来看,为了早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应当提倡“先立业、后成家”的思想。还应该提倡晚恋,因为这是第一道关的第一关。要充分利用有限、而宝贵的青年时代把立业的基础打深、打广打牢。二、从卫生保健角度来看,女子在25岁
1980年02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格非;
<正> 在真核细胞中一般都有一个至数个可见的细胞核。在细胞分裂间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论在固定之前或之后,核所显示的结构一般少得可怜,其中最为显著可见的是两种结构:①核仁。②染色体的异染色质部份(能被碱性染料着色,呈深兰色粒、块状)。这两种结构在不同细胞核中所呈现的差异,变化又是很大的。如以人体细胞为例,根据它们的变化可以粗分如下三类核形: 1、致密型核: 这类细胞核异染色质多,着色深,密集成粗块状,几乎充满整个核内,而核仁隐而不显。如小淋巴细胞,精子头部,晚幼红细胞等。(图一)
1980年02期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在先;华才欣;白文甫;吴肇森;
<正> 目前国内外都在应用带血管游离皮瓣移植,采用部位多是髂腹部、胸部及足背部等区域的皮肤,因此、对上述部位的皮下浅动脉、静脉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国内结合临床应用对髂腹股部的皮下浅动、静脉的解剖观察也有一些报导,为了积累一些资料,我们对髂腹股部的皮下存在的两个闭合动、静脉系统即腹壁浅动脉、静脉和旋髂浅动脉、静脉进行了解剖观察:前者主要供应下腹部的皮肤、后者主要供应髂股部皮肤,而这两者之间有许多交通支相连。这一区域成为应用带血管的髂腹股部游离皮瓣移植术修复皮肤损缺一个应用广泛的取皮区。我们亲自解剖了50例进行观察,现简报导之。
1980年02期 107-10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德福;白文甫;倪永昌;白世生;
<正> 临床应用激素已很普遍,但长期大剂量应用所产生的严重并发症逐年增多,本文介绍一组与使用激素有关的骨缺血性坏死的病例,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8例病人,77年以前3例,77年5例、共计男性2例,女性6例,年零21—54岁。发病部位为股骨头11个(双侧者3例),肱骨头2个(其中一例双侧股骨头合并一侧肱骨头;另一例单侧股骨头合并一侧肱骨头);原发疾病有风湿性心脏病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脊髓神经系统感染5例。应用激素治疗以地塞米松,氢化考的松、强地松为主,采用口服加静脉滴入途径,
1980年02期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有录;顾秀田;常金陵;
<正> 我院内科自1956年4月至1978年3月,22年内共收治上消化道急性出血600例,占同期全院住院病人233,360人次的0.26%,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男480(80%),女120(20%)。
1980年02期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宗智;
<正>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简称化脓性胆管炎)是胆道疾病的重危急症,常发生严重休克:死亡率很高。我院60—70年共收治316例胆石症、胆囊炎,其中化脓性胆管炎36例,占11.4%。36例中死亡10例,占27.77%,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关于早期诊断及处理原则提出几点肤浅体会。临床资料一、年令和性别:本组36例中女25例,男11例,发病年令最小者15岁,最大者72岁,以31—60岁为最多,共20例。二、病史及手术史:本组27例曾有反复多次胆管炎发作史,12例曾做过各种胆道手术,其中6例胆囊切除术,4例总胆管取石引流术,2例胆管探查术。
1980年02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益华;
<正> 本文报告5例将发育完成的第三磨牙移植到第一或第二磨牙位置的术后追踪结果,效果良好。患者年龄为17—23岁,女性4例,男性1例。所有患者均因第一或第二磨牙深齲疼痛拔除,而将发育完成的第三磨牙拨除即刻植入第一或第二磨牙窝。由下颌第三磨牙移植到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共三例,其中同侧移植者二例,另一例因同侧第三磨牙水平阻生,而用对侧垂直位第三磨牙移植。同侧上颌第三磨牙移植入同侧上颌第一磨牙者二例。术后均癒合良好。定期检查咬(牙合),发现有创伤(牙合)者则作(牙合)调整。在此5例中术后
1980年02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熊国祚;
<正> 我院自1970—1978年共收治小儿特重烧伤(总面积>25%或Ⅲ度>10%)病儿共109例。本文依据这109例的临床总结,谈谈我院对小儿特重烧伤在防治休克、败血症以及创面处理方面的一些体会。一般临床资料本组109例中,男性73例,女性36例。年令最小为50天,最大为12岁。年龄分组;3岁以下者39例;3—7岁者58
1980年02期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明岚;
<正> 我院自1974年5月1日至1979年4月30日共收治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126例,本文依最后一次住院资料为准,按自治区卫生局科教处统一规定的项目进行统计,其诊断标准按1977年全国肺心病工作会议决定。一、一般资料:肺心病在组别中按性别民族构成、职业及年龄分布见表一:
1980年02期 125-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文泉;
<正> 收集既往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胃小弯部癌7例,进行×线复习,以期在×线诊断中取得一些经验。此7例并非单纯胃小弯癌,大多并发于胃窦癌或其它部位胃癌,仅一例癌肿比较集中于胃小弯部,并在术前×线误诊为12指肠溃疡。术前×线大多认出胃窦或它部之病变,唯独胃小弯之侵犯7例中无一例做出正确之诊断,证明胃小弯部癌问题较复杂,而本文复习之目的也在于此。各例简要情况见附表1(表1)。事后复习原×线片,此7例之胃小弯均程度轻重不同地存在一些异常×线表现:将其归纳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表现为大范围或局限性胃小弯弧度增大,而无明显充盈缺损者共3例。(图1) 第二类:表现为胃小弯平直垫高而略有
1980年02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文甫;陈德福;吴肇森;倪永昌;
<正> 早在1921年Nylen和Holmeren就用放大十倍的显微镜施行耳科手术,四十年之后Perrttt应用于眼科手术,六十年代lachson和Suary发表在显微镜下缝合直径1.6二3.2 mm的小血管获得较高的通畅率后,引起人们对显微外科的重视。近十年耒。显微外科技术及设备国内外迅速发展成一门外科新技术,应用于外科各专业,使肢体恢复功能及器官移植更具有光辉的前途。现将近年来显微外科四肢创伤应用的进展,简述如下: 一、微血管吻合技术; 由于显微血管外科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对直径1 mm左右的小血管吻合通畅性几乎均得到保证,如H0£shurst吻合了五十只平均直径0.9 mm的免子股动脉,当时通
1980年02期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建福;
<正> 肝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种表现,若仅局限于肝脏单个脏器的损害,即所谓原发性肝结核,亦可继发于(并发于)全身其他脏器的结核。由于肝结核的诊断必须依靠组织学的证实,因此临床上发现的肝结核远少于实际存在的肝结核,且易被忽略和误诊。现将我院自1962年至1978年经活组织检查证实的肝结核12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分析 12例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16—40岁。农民4例,牧工2例,学生2例,工人2例,家属2例。自症状出现至入院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3年。症状:发烧10例,其中1例高烧,其余均为不规则低烧,右上腹或肝区痛10例,食欲减退10例,盗汗6例,乏力6例,腹胀
1980年02期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家琛;
<正> 为了解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电图改变,对我院1970年至1979年6月30日205例确诊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住院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资料和方法 205例肺心病诊断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对每例心电图重新逐个进行复查,测量,分析。结果与分析 205例中有心房纤颤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结区心动过速1例,左房心律1例,194例为窦性心律。一、P波 1.P波电压及肺型P波:P电压≥0.22mV者,共91例,占46.9%,当肢导低电压时p电压<0.22 mV,但大于或等
1980年02期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家瑜;
<正> 我院地处边疆,本地区人口不多,收治之危重病人有不少是由远地转来,血源甚感困难。节约手术时用血,使患者能及时手术,对加快床位周转率,以及保护劳动力均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对失血和血液稀释后的病理生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人体能耐受一定程度的失血和血稀,因而可减少库血的应用。本文介绍我院今年来在临床应用的体会。临床资料一、自血回输:共二十八例。 1、术前3—5大内,采自血200—400毫升,到术时再输回(十七例)。病种为溃疡病、胃癌、胆石症、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共采自血3600毫升。
1980年02期 137-13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浴桓;谢成忠;仇银全;薛宝珠;王广思;
<正> 我们对住院诊断为脑出血、珠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院病人,进行以家庭访问时间为主的随访,随访时间为一至十年以上。有随访结果者205例。兹就某些问题分析报告于下: 一、总随访结果(表1)
1980年02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益华;葛丁衡;
<正> 腭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型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1000左右。腭裂不但给患儿带来发音不清楚和进食时食物及水可从鼻腔倒流的功能障碍,而且给患儿及其家长精神上增加负担,所以在条件具备下应尽早进行修补术。现将我院1969~1979年收治的127例腭裂修补术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及分析: 127例中,男81例,女46例。手术时年令:<5岁19例;5—6岁34例;6—7岁19例;7—8岁9例;8—9岁13例;9—10岁17例;>10岁16例。年令最大者22岁,最小者4岁,7岁以前手术者共72例占56.7%。裂隙畸型的分类颇多,根据我们临床所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单侧唇裂伴腭裂72例,其中完全
1980年02期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祖恩;
<正>~~
1980年02期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谷祖善;
<正> 读了康本宁医师等(1)之电动吸引器在胎儿吸引术中的应用及关于负压强的商榷后;颇有收获。 (一)负压大小没关系吗? 吸引负压强度的大小对婴儿的损伤是有差别的,而负压大小与牵引时间的长短,脱落次数的多少,是否需要改用产钳等又有直接关系。现将笔者以前的观察结果(6)重新整理如表一,例数请参看原文,因原始资料不在,所以表一仍无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1980年02期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臧志义;
<正> 网状纤维为极其纤细之纤维,其直径在0.2—1.0微米,由于其分枝相连成网,名为网纤维。网状纤维被一种糖旦白所包裹1导致产生嗜银性,对银盐浸润特别显著,故又有嗜银纤维之称。网状纤维之多寡粗细等变化和分布,对疾病之病理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在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常用到它。所以网状纤维银浸染法在病理检验技术和病理诊断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亦是病理技术工作常用的特殊染色方法之一,病理技术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网状纤维银浸染法种类繁多,各有优异。FOOT氏网状纤维银浸染法,迄今仍为经典方法之一,稳定可靠。但由于FOOT氏法几经改良,所用药剂,时间耗费长短,手续繁
1980年02期 149+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淑珍;
<正> 血管性假血友病综合征,是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它的特征是以出血时间延长,血浆第Ⅷ因子降低/血小板对玻璃柱的粘附性降低以及输鲜血或血浆后第Ⅷ因子过度反应性增高。在国外本病是较常见的遗传性出血疾病之一,近来国内报告也有所增多,值得引起我国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现将我院建院以来曾见到的一例报告如下: 患儿董某(住院号19312)女性,14岁,山东人汉族1979年5月2日因月经初潮期流血不止入院诊治。患儿自出生后经常间隔2~20天鼻衄一次,但出血量不多,伴有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每次
1980年02期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成锦;
<正> 马鼻疽是畜类传染病,偶使人感染。人类马鼻疽国内报告甚少,1961年前先后报道20例,近十余年来国内未见报道,新疆产马区尚无病例报告。现将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张××,男性,55岁,河南人,饲养员,1966年入疆。因高热4周伴全身衰竭于1978年2月9日入院。患者平素健康。1月15日突然高热,轻微咳嗽,多汗,大便干结,3天后左下肢跛行,至1月21日住公社卫生院,疑诊为伤寒,经多种抗菌素治疗未能奏效,持续高热不退,波动在39——40℃之间。此时左面部及前额呈弥漫性红肿,左膝关节肿痛,渐卧床不起,不进饮食,全身衰竭,神志慌惚,谵妄,而转入我院。入院检查:T、39.7℃、P、104次/分,BP130/90mmHg,消耗病容,
1980年02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振颖;朱新辉;杜春友;
<正> 国内韩氏首先对马鼻疽杆菌作了实验研究。薛氏(青海)于1954年首先报道一例。张氏(黑龙江)于1958年报道第二例。于氏(黑龙江)于1961年报道18例。新疆也为农牧区,但人感染马鼻疽细菌未见报道。我院最近曾收治一例<见本行病例报道),先后两次取血液和脓液作细菌培养,均获阳性。怀疑为马鼻疽杆菌。经动物实验证实。结果如下: 一、脓液标本特征:灰白色,鼻涕样。二、菌落(血液琼脂):灰白色,针尖大小,桃起有粘液感。无溶血分。陈旧培养基上,呈灰绿色,疑似草绿色溶血环。三、染色形态:系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因染色方法不同形态有别。如下表:
1980年02期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希康;
<正> 患者周××女性,31岁、自诉10个月前开始常觉右侧耳鸣,头痛,头晕。单位以“美尼尔氏综合症”治疗有所缓解,于50天前头痛头晕加剧,视力减退,右侧耳鸣消失但听力也消失,同时伴有严重呕吐。不能起床活动,于1979年3月21日入我院治疗。检查:体温、脉搏、血压正常。神志清楚一般体检无何异常发现。神精系统检查,头颅无畸形,右枕下部有压痛,双测眼底视乳头水肿,右侧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轻度周围性面瘫右耳听力消失,为神经性耳聋。站立时向右倾是伯氏征偏右,双眼球有轻微水平震颤、指鼻试验双侧均差,双侧巴彬斯基
1980年02期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国祥;
<正> 目前大部分输尿管结石可以通过以中药为主的治疗排石而癒,只有少数病人需手术治疗。我运用中医辨证采用八正散加减治疗一例输尿管结石报告如下: 患者:李某、男性、34岁石河子第四机床厂电工于79年4月21日早晨起床后突感后腰部酸痛,腰转侧疼痛更甚,並觉周身乏力。同日九点钟开始腰部疼痛向会阴部放射,继则解鲜红色血尿,尿时茎中作痛。渐至右下腹烧灼感。次日清晨头晕、腰疼腹胀满加重。在单位卫生所就诊。尿检:红细胞、脓球微量,旦白++。在某某医院按急性肾盂肾炎收住院。入院后对症治疗后病情减轻出院。
1980年02期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建福;
<正> 胃食道返流是常见疾病之一,是由于食道联合部功能不全面引起胃酸、胃蛋白酶、胆盐、胰酶等进入食道。胃食道返流发生率很高,但大部分人并无症状,这种返流究竞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这就需要对返流和抗返流为机理,食道粘膜的防禦机理等作全面的分析。胃食道抗返流机理腹腔的正压可通过胃食道联合部传递到胸腔的负压,下食道括约肌是防止胃内容物返入食道的主要因素,此外尚有心膈角、膈夹、食管韧带,胃褶和远端的食道旁压力的作用。下食道括约肌是胃食道联合部的一条2—5厘米宽的加压环状带,其肌纹理不同于食道和胃的肌肉层。括约肌平时是强力收
1980年02期 157-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书英;
<正> 舌甲状腺是甲状腺组织位于舌背部盲孔区的一种少见病。异位甲状腺可以是唯一有功能的甲状腺,亦可同时存在具有正常机能的颈甲状腺。咽下、发音及呼吸困难,出血、声嘶、喉咙胀满感或异物感是常见的症状。曾报告因舌甲状腺阻塞呼吸道而招致死亡者,大部分患者缺乏症状。在盲孔区肿块的鉴别诊断应包括:腺瘤,血管瘤,纤维瘤、脂肪瘤、骨瘤,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畸胎瘤、舌扁桃体肥大、舌甲状腺和囊肿。尤以舌甲状腺比良性质性肿瘤或大囊肿更常见,为了确诊舌甲状腺,需行甲状腺扫描或活检。治疗包括:观察,抑制量甲状腺素,同位素控制,外科切除及自体移植术。如病人
1980年02期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承吉;
<正> 10年前盐胍(Guanidine bydrochloride)作为内毒中毒的辅助治疗介于临床。此后对于这一使用已有许多报告。本文报告了两例肉毒中毒病人用盐酸胍治疗后显示了一定的疗效。两个病人均接受了35毫克/公斤/日的盐酸胍治疗,分别于用药后36小时内和48小时内获得一定的疗效。眼和肢体肌肉的反应比呼吸肌好。如病例2在用药48小时内脸部和眼肌,上肢肌肉活动获得显著改善。但肺功能无改善,一周后为她作了气管造口术进行辅助呼吸,到发病后六周
1980年02期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