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医学

基础与临床医学

  • 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效果分析

    郑清柳;乐灵颖;徐志鸿;刘雄;蔺际龑;刘昌云;

    目的:探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在溶栓时间窗内进行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溶栓后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09月至2022年09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MIS患者,并符合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及排除禁忌症,观察每位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前、给药结束后、24h、7d和14d的NIHSS变化及入院时和90d的mRS评分,同时观察记录神经功能缺损恶化、溶栓后全身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并探讨MIS患者溶栓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静脉溶栓治疗前、后NIHS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6.32%;到观察终点,共有166例患者具有良好的远期预后(mRS 0-1分),与发病前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发现,影响MIS静脉rt-PA溶栓治疗远期预后主要与发病前NIHSS评分及发病类型为心源性栓塞相关(P<0.05),而与发病前是否致残无明显相关。结论:MIS患者4.5h内实施静脉rt-PA溶栓治疗可能改善远期预后;就诊时NIHSS评分越高,其溶栓后远期预后可能越差;心源性栓塞可能是影响MIS患者溶栓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4年03期 v.46 193-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斑点追踪二尖瓣环位移和心肌综合指数评价COPD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临床应用价值

    王子静;欧华静;周广琴;任珊;芦桂林;董珊珊;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I)检测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和心肌综合指数(MCI)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诊断效能。方法:选取42例COPD患者和3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当COPD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SP)≥40mm Hg考虑为肺动脉高压(PH)组,余患者为不伴PH组。采用3D-STI获得左室三维参数,并计算心肌综合指数(MCI=GLS×LVtw),应用2D-STI测量TMAD各参数,比较组间差异;绘制各参数的ROC曲线,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及亚组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LVEF无明显差异(P>0.05);COPD组、COPD伴PH组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扭转角度(LVtw)绝对值减低(P<0.05,P1<0.05);COPD各亚组的TMAD参数减低(P,P1,P2<0.01)。ROC曲线分析提示TMAD1-mid的AUC最大(0.930),且特异性最高(90.5%),LVtw和TMAD-sep的敏感性最高(100%)。相关性分析显示,TMAD1-mid、TMAD1-mid%与MCI、GLS绝对值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0.6,且P<0.001),且随着PASP的增高呈下降趋势。结论:TMAD、GLS及MCI均有助于发现COPD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TMAD、GLS绝对值与PASP呈负相关,其中TMAD操作更便捷、省时。

    2024年03期 v.46 198-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营养与呼吸联合管理改善脑卒中患者膈肌功能与肺功能的临床实践

    张雪薇;

    目的:研究营养与呼吸联合管理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膈肌功能与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计8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所有患者以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增加营养与呼吸联合管理方案。对比不同干预方案对两组患者膈肌运动功能、肺功能、呼吸力学参数、营养学指标及卒中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影响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膈肌运动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膈肌移动度、膈肌增厚率与膈肌收缩速度均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FVC、FEV1与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呼吸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气道峰压、呼吸压力与气道阻力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均提高,二氧化碳分压均下降,观察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与呼吸联合管理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膈肌运动功能与肺功能水平,改善血气分析结果,提高营养水平,降低卒中相关肺炎发生风险。

    2024年03期 v.46 206-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介入治疗联合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并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有效性分析

    高立志;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并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治疗中,给予介入治疗联合丁苯酞序贯治疗的价值。方法:筛选80例急性脑梗死并颈动脉狭窄患者为样本,样本均选自2020年4月-2021年10月,按1∶1比例作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共计40例给予介入治疗,观察组共计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5.00%,较对照组(80.00%)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全血高切低切黏度、FIB、PCV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7.14±2.41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78.24±5.96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并颈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同时展开丁苯酞序贯治疗可促进其损伤神经功能恢复,亦可改善其血液状态及临床疗效。

    2024年03期 v.46 211-21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阿克苏地区某医院眼科不同程度干眼症患者视觉质量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牛辉;

    目的:探讨阿克苏地区某医院眼科不同程度干眼症患者视觉质量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医院眼科2021年7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08例干眼症患者,参照相关标准评估干眼症严重程度,检测并对比不同程度干眼症患者眼部基本检查指标、视觉质量参数。结果:108例干眼症患者中轻度21例,占19.44%;中度55例,占50.93%;重度32例,占29.63%;重度干眼症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低于中度、轻度患者,角膜染色高于中度、轻度患者(P<0.05);1.5、3.0、6.0、12.0、18.0空间频率下,重度干眼症患者CS低于中度、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CS低于轻度(P<0.05);重度干眼症患者三叶草、慧差高于中度、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HOA高于轻度患者(P<0.05);不同程度干眼症患者1.5、3.0、6.0、12.0、18.0空间频率下CS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均呈正相关(P<0.05),与角膜染色呈负相关(P<0.05);不同程度干眼症患者三叶草、慧差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呈负相关(P<0.05),与角膜染色呈正相关(P<0.05)。结论:干眼症患者视觉质量参数与严重程度有关,随着病情的加重,CS降低,HOA增加。

    2024年03期 v.46 214-216+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绝经期女性性激素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预测模型的构建

    袁成;木拉提;

    目的:研究绝经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性激素表达水平,建立其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3年03月至2023年08月在我院因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绝经期女性患者27例以及良性甲状腺疾病绝经期女性患者88例,抽取血清测定性激素水平,分析两组患者性激素表达水平差异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基于结果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PTC组患者血清中孕激素(P)及泌乳素(PR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雌激素(E2)、睾酮(T)、P、PRL预测围绝经妇女甲状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31、0.518、0.657、0.771,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8.775/pmol/L、0.455nmol/L、0.405nmol/L、251.950m IU/L;基于临床病理特征等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模型验证显示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结论:性激素中P及PRL与绝经期PTC女性患者密切相关,以PRL基于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2024年03期 v.46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调查研究

  • 2019-2022年石河子某医院监测病例伤害发生情况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高春龙;孔庆丽;王思涵;

    目的:了解石河子某医院伤害发生情况及故意伤害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分布,探讨影响故意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预防和改善石河子地区伤害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石河子某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19-2022年发生的伤害病例13 496人,采用卡方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对石河子某医院故意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石河子某医院的故意伤害占比率为3.90%,其中,发生自残/自杀伤害占0.55%,暴力/攻击伤害占3.36%。男性发生故意伤害率(4.26%)高于女性(3.34%),15~29岁群体故意伤害发生率高达7.00%,30~44岁群体故意伤害发生率高达5.52%。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男性(相对于女性,OR=1.426,95%CI:1.133~1.795)、年龄范围在15~29岁(相对于5~14岁,OR=2.245,95%CI:1.349~3.735)、大专以下学历的所有人群(相对于大学及以上人群)、待业人群(相对于在校学生,OR=1.884,95%CI:1.121~3.165)是发生故意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故意伤害问题是近年来石河子市发生伤害的重要问题,关于故意伤害,应对不同特征人群给予重视和干预,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进行预防受到伤害的知识宣教,并加强关注该人群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满意度,提高抗压和受挫能力。

    2024年03期 v.46 221-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干旱地区官兵健康体检中血尿酸水平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岳晓媚;王伟峰;张秋实;李鸣;赵俊程;宋茜;潘晨歌;方江;

    目的:调查干旱地区官兵2022年度健康体检中HUA(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了解流行病学数据,为更好防治HU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10月在某部队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1 863名男性官兵,比较不同年龄段HUA患病率及血尿酸水平;对HUA者和随机抽取的416名尿酸正常者的生化指标、血糖代谢异常率、血脂异常率和高血压患病率进行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HUA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HUA总体患病率为25.50%;HUA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G、TC、BMI均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其血糖代谢异常率、血脂异常率和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血尿酸水平和TG、收缩压、舒张压、BMI呈弱的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和LDL-C无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是HU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干旱地区男性官兵HUA患病率较高,应通过健康宣教、合理膳食、适宜运动和跟踪随访等措施尽早防治HUA。

    2024年03期 v.46 230-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康复期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陈尉华;肖丽蓉;倪英;

    目的:分析康复期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康复期烧伤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伤残接受度量表(ADS-R)评估患者对自身伤残接受度情况,并比较不同特征的康复期烧伤患者ADS-R评分,进一步明确影响康复期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79例康复期烧伤患者ADS-R评分为(73.58±8.64)分;不同烧伤严重程度、疼痛程度、希望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期烧伤患者ADS-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特重度烧伤、中重度疼痛、低希望水平、生活不可自理是影响康复期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康复期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处于中度水平,受到烧伤严重程度、疼痛程度、希望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2024年03期 v.46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石河子某高校大学生参与HIV检测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顺;付想;王艳;

    目的:了解石河子某高校大学生参与HIV检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人群HIV检测率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11月分层整群抽取石河子某高校在校本科生,匿名调查其既往参与HIV检测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大学生参与HIV检测的相关因素。结果:共2 810名大学生参与调研,HIV检测率为5.4%(153人);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月均生活费、是否认识艾滋病患者、性取向、HIV相关知识是否知晓、是否发生过性行为和高危性行为的大学生HIV检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月均生活费>3000元、认识艾滋病患者、性取向不确定、发生过性行为与大学生既往HIV检测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大学生HIV检测率较低,相关部门应加大高校被动检测力度,根据高危因素开展针对性教育,提高学生风险意识,促进主动检测。

    2024年03期 v.46 239-242+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综述

  • 道地药材云木香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茜;甘梵飞;赵飞亚;陈颖志;和兴萍;

    通过查阅近年来云木香相关文献,综述其药理作用的概况。云木香主产云南丽江,作为丽江的道地药材,主要成分为α-木香醇、去氢木香内脂、云木香烯、异土木香内酯、11,13-环氧脱氢木香内酯、孕烯醇酮、豆甾醇、蒲公英甾醇、紫丁香甘等,具有抗菌、镇痛、止泻、抗癌、利胆等作用。

    2024年03期 v.46 243-245+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护理园地

  • 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在低年资护士职业召唤与生涯适应力的中介作用

    程兴朋;成萍萍;唐青峰;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职业召唤、生涯适应力和职业应对自我效能的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召唤量表、中文版生涯适应力量表、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量表对643名低年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低年资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总分(32.99±6.56)分,职业召唤总分(41.35±9.11);生涯适应力总分为(84.36±12.14),职业召唤得分分别与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得分和生涯适应力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478、0.393,P<0.01),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得分与生涯适应力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546,P<0.01);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在低年资护士职业召唤与生涯适应力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134,占总效应的33.25%。结论:低年资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职业召唤、生涯适应力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召唤可以通过职业应对自我效能间接影响生涯适应力。

    2024年03期 v.46 246-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能力本位专科护士培养衔接模式在护理专硕临床实践中的效果研究

    王玲玲;冉明;张秀敏;

    目的:探讨基于能力本位专科护士培养衔接模式在护理专硕临床实践能力中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便利抽样法抽取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级专业型护理研究生为对照组,2021级专业型护理研究生为干预组,其中干预组采用基于能力本位专科护士培养衔接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养模式。两组均在临床轮转结束后对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专科知识成绩、护理病例书写、个案和教学查房以及临床小讲课能力进行考核,并让学生填写护理问题对应行动自我评价量表(OPSN)、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评价量表(NPGA)和护理科研能力量表,将两组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专科知识成绩、操作成绩、病例讨论成绩、个案和教学查房及临床小讲课得分比较,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文版OPSN得分、NPGA得分和护理科研能力量表得分比较,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能力本位专科护士培养衔接模式应用于护理学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可提高其护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水平,有助于对护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2024年03期 v.46 251-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NICU实施出院准备计划对新生儿主要照护者照护能力的效果分析

    王琦;沈莹;李倩倩;任燕;

    目的:评价出院准备计划对照护者居家照护技能的效果,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出院准备计划的全面实施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NICU新生儿及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对。采用便利抽样法,2021年11月-2022年2月入院的新生儿及照护者设为对照组,给予NICU常规护理,2022年3月-2022年6月入院新生儿及照护者设为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计划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照护者照护能力情况,新生儿溢奶呛咳及尿布性皮炎发生率。结果:(1)两组新生儿及照护者人口学特征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照护者干预后照护能力得分(73.25±7.01)高于对照组(50.18±4.80)分,干预组得分差值d(29.37±8.21)高于对照组(8.57±3.19)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3)干预组新生儿出院后呛咳率(31.67%)和尿布性皮炎发生率(26.67%)均低于对照组(56.67%,45.00%);干预组新生儿发生溢奶呛咳的次数(2.74±0.56)次低于对照组(5.21±1.77)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实施出院准备计划干预方案后,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在安全防护、特殊照顾及亲子关系三个方面有明显提高。(2)溢奶呛咳及尿布性皮炎发生率降低约20%。(3)有必要在综合医院全面推广出院准备计划。

    2024年03期 v.46 257-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护理大专生在线学习期间学习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闫春燕;杨甜;何玉红;

    目的:了解护理大专生在线学习期间学习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11月-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新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239名护理大专生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学习投入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学习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239名护理大专生学习投入总分为(56.49±17.39),自我效能总分为(27.23±6.38),学习适应总分为(98.34±15.92);(2)不同年级护理大专生在学习投入总分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护理大专生学习投入与自我效能、学习适应呈正相关(P<0.05);(4)自我效能、学习适应进入护理大专生学习投入情况回归方程。结论:护理大专生在线学习期间,学习投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自我效能、学习适应是护理大专生学习投入情况的影响因素。

    2024年03期 v.46 263-265+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教育与医院管理

  • 新医科背景下组织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曹冬冬;张志威;李芳玲;魏虹;王菊;裴学莲;张悦;丁艳洁;者湘漪;

    新医科建设推动了新一轮医学教育改革,对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标准。因此,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必要环节,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举措。基于此,课程组探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进行无缝衔接和有机融合,进而形成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和知识的传授;对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方式进行改革和实践,以期为组织胚胎学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4年03期 v.46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闫红娟;马晓平;张楠;孙丽君;周政;徐江;陈敏;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本校2019级和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共126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雨课堂形成性评价前后各63人)。课后分析比较两组学生期末总评成绩情况,并对实施雨课堂形成性评价后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施雨课堂形成性评价后学生期末总评成绩显著高于实施前(P<0.001);96.83%的学生对雨课堂联合形成性评价教学效果满意。结论: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实施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推广。

    2024年03期 v.46 269-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细胞生物学亚显微结构标本库的建设

    孟平平;褚孝龙;张君;

    细胞生物学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了解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对于学习细胞生物学至关重要。目前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标本质量差、标本量严重不足且无细胞亚显微结构标本,因此,为丰富教学资源、提高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水平,细胞生物学亚显微结构标本库必须建设。实践表明,标本库的建设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时,标本库的建设也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实验趣味性,实验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2024年03期 v.46 27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临床思维的培养

    朱余蓉;朱凌云;常向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为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而临床思维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从理论培训、采集病史、系统查体、辅助检查的实施、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对如何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培养临床思维进行探讨。

    2024年03期 v.46 278-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以提高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刘晓聪;张云华;

    生物化学课程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探讨,提出了基于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其中,课程内容应注重科研前沿和实践应用,教学方法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及小组讨论,评价方式应注重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其未来的科学研究和职业发展。

    2024年03期 v.46 28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个案报道

  • 成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致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1例

    董香迎;钟晨;陈雪茹;房文栋;闫畅;张丽翠;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a HU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成人发病率全球每年约0.2/10万,在早期诊断及干预方面都较为复杂,有着较高的病死率,患者中半数以上可能会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本文报道了1例新冠病毒感染后致aHUS的成年病例,经我院收治后诊疗尚佳,现结合相关文献,对本例患者的诊疗过程、aHUS的诊断、机制及治疗方案进行如下概述。

    2024年03期 v.46 285-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