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医学

基础与临床医学

  • 葛根素调节SLC7A11/GPX4信号轴介导的铁死亡途径减轻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伍雅敏;曹国栋;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能否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控SLC7A11/GPX4信号轴介导的铁死亡途径改善脓毒症心肌细胞损伤。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刺激H9c2大鼠心肌细胞构成脓毒症心肌损伤细胞模型,采用空白对照(Control)组、脓毒症(LPS)组、脓毒症+葛根素(LPS+Pue)组。通过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活力,通过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通过试剂盒测定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变化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调控铁死亡相关蛋白,如溶质载体家族成员(Solute Carrier Family 7,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表达变化。结果:相较于Control组,在LPS刺激后,H9c2细胞活性降低,MDA水平上升,炎症因子增多,铁死亡调控蛋白SLC7A11、GPX4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相较于LPS组,在Pue给药处理后,随Pue浓度的增加细胞活性随之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同时,细胞炎症水平随之降低,铁死亡蛋白SLC7A11、GPX4的表达水平也随之上升(P<0.05)。结论:葛根素可通过上调SLC7A11/GPX4信号通路,减轻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抑制铁死亡进程,进而改善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2024年01期 v.46 1-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夏孝礼;钟晨;梁学奇;袁成;韩涛;刘朝清;孙凡;木拉提;

    目的:探讨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常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07月-2022年07月经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外科收治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患者187例,提取患者术前穿刺标本或术后石蜡包埋组织DNA,利用实时荧光PCR定量技术进行BRAF~(V600E)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为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组和BRAF~(V600E)基因突变阴性组,收集187例PTC患者的常规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建立BRAF~(V600E)基因突变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187例患者中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患者144例(77.0%),BRAF~(V600E)基因阴性患者43例(23.0%)。两组患者在是否伴桥本甲状腺炎、形态、钙化、中央淋巴结转移情况、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ki-67这7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伴桥本甲状腺炎(OR=3.015)、形态不规则(OR=2.694)、伴中央淋巴结转移(OR=2.685)、ki-67≥4.5%(OR=3.084)是PTC患者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预测方程为:Logit(P)=In(P/1-P)=-0.968+1.104×桥本甲状腺炎+0.991×形态+0.988×中央淋巴结转移情况+1.126×ki-67。对预测模型进行效能检验,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模型的预测效能中等。结论:不伴桥本甲状腺炎、结节形态不规则、伴中央淋巴结转移、ki-67≥4.5%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特征可以用来预测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本研究建立的BRAF~(V600E)基因突变预测模型对PTC患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4年01期 v.46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ADAMTS7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陈壁文;黄辉;王忠;

    目的:探讨含I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 (ADAMTS7)rs62011052和rs62012628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例211例,选取同时期体检血压正常人群208例作为对照组,Sanger法测序测定基因型;SPSS25.0软件对组间临床资料、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BMI、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汁酸、尿酸更高,静息心率更快,高密度脂蛋白更低(P<0.05);其余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之间的rs62011052、rs62012628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rs62011052、rs62012628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性别对两组进行分层后分析,差异仍然无统计学意义(P>0.05)。(3)调整可能混杂后,不同遗传模型下携带rs62011052、rs62012628位点不同基因型的人群与高血压发病风险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4)rs62011052不同遗传模型下各基因型之间的血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62012628位点在共显性模型下不同基因型间的舒张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共显性模型中基因型CT的舒张压低于基因型CC(P<0.05),在显性模型下,CT+TT基因型的血压值低于CC基因型(P<0.05),其余不同遗传模型下各基因型之间的血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AMTS7基因rs62012628位点T等位基因与较低的血压值水平有关。

    2024年01期 v.46 15-1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新疆哈萨克族H型高血压与MTHFR基因多态性及叶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廖晟宇;马儒林;张向辉;王馨平;何欣;郭恒;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H型高血压与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相关基因MTHFR多态性和叶酸的关联,为H型高血压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新疆哈萨克族H型高血压现况调查数据库,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H型高血压患者10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100例、高Hcy血症患者100例,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Sanger测序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MTHFR基因rs1801133、rs1801131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叶酸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采用χ~2检验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应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型高血压与MTHFR基因位点以及叶酸之间的关联。结果:以健康组为对照,高水平叶酸是哈萨克族H型高血压的保护因素(OR=0.33, 95%CI:0.15-0.72),rs1801133-(CT+TT)基因型是危险因素(OR=6.37, 95%CI:2.97-13.68);高水平叶酸是哈萨克族高Hcy血症的保护因素(OR=0.45, 95%CI:0.23-0.86),rs1801133-(CT+TT)基因型是危险因素(OR=2.92,95%CI:1.52-5.62)。结论:MTHFR基因的rs1801133-T等位基因和rs1801133-(CT+TT)基因型是H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水平叶酸是H型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2024年01期 v.46 20-2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尿毒清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马虹;晏春艳;乔会林;冯德锟;陈卫军;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及文献收集筛选UCG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TTD、OMIM、GeneCards、drugbank及DisGeNET平台筛选DN相关靶点,并与UCG作用靶点取交集;通过STRING平台获得蛋白互作关系,借Cytoscape3.8.0可视化并分析提取UCG治疗DN的关键靶点;通过DAVID 6.8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Tools和Pymol对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UCG活性成分248个,其中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山奈酚等,DN潜在靶点1 813个,二者交集靶点156个,网络拓扑分析获得17个关键靶点,选取JUN、SRC、MAPK1作为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的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细胞对信号转导、活性氧的调控、凋亡过程的调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包括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信号转导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山奈酚与3个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UCG可能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山奈酚等多种活性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参与调节多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发挥保护肾功能治疗DN的作用。

    2024年01期 v.46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敲低NIPBL基因对TGF-β1与IGF-1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

    董丽丽;张惠荣;

    目的:探讨敲低NIPBL基因对TGF-β1与IGF-1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慢病毒转染的NIPBL sh RNA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TGF-β1组、TGF-β1+IGF-1组、NIPBL-空白对照组,并设立未转染的NIPBL+组,对上述四组细胞进行成软骨诱导分化;在培养7、14、21天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Sox-9、Collagen-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成软骨诱导的各阶段,Sox-9、Collagen-Ⅱ的蛋白表达量均为TGF-β1+IGF-1组高于TGF-β1组,NIPBL+组高于TGF-β1组和NIPBL-对照组(P<0.05);(2)在诱导7、21天时,Sox-9基因的蛋白表达量TGF-β1+IGF-1组高于NIPBL-对照组(P<0.05);(3)在各诱导阶段,TGF-β1+IGF-1组和NIPB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敲低NIPBL基因导致TGF-β1与IGF-1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能力降低。

    2024年01期 v.46 33-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CT引导下穿刺定位辅助肺结节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

    王启斌;刘兵元;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下的穿刺定位方法,对辅助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高危肺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7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VATS切除高危肺结节的患者共125例(共计143枚肺结节),在CT引导下行VATS术前定位的临床资料。其中亚甲蓝定位组59例(60枚),弹簧圈定位组42例(51枚)、弹簧圈植入联合亚甲蓝染色即联合组24例(32枚)。对比三组定位及楔形切除的技术成功率、手术切除范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三组之间定位和楔形切除的技术成功率均无显著差异(P=0.634和P=0.719);亚甲蓝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除范围分别与弹簧圈组和联合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36和P=0.013,P=0.003和P=0.003),其余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592和P=0.286)。结论:术前CT引导下行亚甲蓝、弹簧圈及亚甲蓝联合弹簧圈三种定位法,辅助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高危肺结节具有相同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弹簧圈比亚甲蓝定位手术切除范围更小,对于胸腔镜手术时间安排也有更宽泛的兼容。弹簧圈联合亚甲蓝染料定位不能显著提升弹簧圈定位准确性,反而对病理结果有一定影响,不建议两者联合使用。

    2024年01期 v.46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研究

    陈晓兵;林陶玉;

    目的:分析2015-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为优化兵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新疆统计年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对新疆及兵团注册护士的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泰尔指数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2015-2019年兵团护理人力资源总体数量增加,但增势缓慢,各地区间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差异较大,资源配置失衡;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方面,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和经济分布。结论:兵团护理人力资源总量稳定增加,但配置仍需进一步优化。

    2024年01期 v.46 44-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二元应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展;左满芳;丁敏;杨慧静;王艳;

    目的:调查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二元应对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于2021年10月-2022年7月就诊于石河子市两所三甲医院内分泌科的329对T2DM患者及其配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问卷、Locke-Wallace婚姻调适量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T2DM患者二元应对总分(120.02±20.47),居中等水平。(2)T2DM患者二元应对与患者婚姻质量、自我管理及配偶自我效能、二元应对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均P<0.01)。(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示: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合并症、自我管理、婚姻质量及配偶的自我效能、二元应对为T2DM患者二元应对的影响因素。结论:T2DM住院患者二元应对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应关注男性、低学历、退休、自我管理及婚姻质量低、配偶二元应对水平低的T2DM患者,提升其二元应对水平,促进疾病管理。

    2024年01期 v.46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增重状况对焦虑的影响:维生素D水平的中介作用

    孙伟欣;李爱玲;温蓉;侯铭;李晓瑞;左彭湘;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孕妇增重状况对焦虑的影响,以及维生素D(Vitamin D,VitD)水平在GDM孕妇增重状况与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新疆三所医院产前门诊孕24~28周GDM孕妇299例作为研究对象。孕妇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当日采用标准身高体重仪测量孕妇身高及体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一般资料及妊娠相关焦虑情况,采用血清25(OH)D_3评估体内VitD水平。并通过产科建档处和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其体重状况。结果:GDM孕妇焦虑的检出率为27.09%。偏相关分析显示,GDM孕妇增重状况与焦虑呈正相关(r=2.981,P<0.001),与VitD水平呈负相关(r=-2.894,P<0.001),VitD水平与焦虑呈正相关(r=-0.164,P<0.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VitD水平在GDM孕妇增重过多与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相对中介效应的效果量为14.48%。结论:GDM孕妇焦虑情况的检出率较高,且VitD水平在GDM孕妇增重过多与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

    2024年01期 v.46 56-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关于五家渠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希望水平的调查研究

    董智慧;程庆伟;代菲菲;刘萍萍;申红丽;

    目的:探讨五家渠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希望水平状况及相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erth希望量表对20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希望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为(28.90±7.71)分,位于中间水平;72.77%的患者处于中间及以下水平,高水平的患者仅占27.22%;患者的希望水平与社会的支持、经济及文化水平、患有疾病时间呈正相关性,与年龄呈负相关,经济水平低、独居者希望水平明显低于家住城镇、有配偶同住者(P<0.01)。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希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及家庭成员应对此情况给予重视,并结合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升其对生存的希望,进而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战胜疾病的信心。

    2024年01期 v.46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摄入温度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研究

    孙静;郑瑶;郑勇;

    目的:探讨摄入温度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反流性食管炎组(N=125)和慢性胃炎组(N=125),并完成调查问卷填写。结果:两组患者间性别、体重指数、无进食过饱、喜进食水果、喜烫食、喜饮热烫水、饮水温度等级、饮水习惯年数、食管裂孔疝、冠心病、脂肪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喜进食水果、无进食过饱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保护因素,喜烫食、喜饮热烫水、脂肪肝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结论:摄入温度与反流性食管炎相关,喜饮热烫水的人患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增加,建议喜烫食、喜饮热烫水的人降低饮食及饮水温度。

    2024年01期 v.46 66-7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护理园地

  • 石河子市社区护士隐性缺勤对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

    李烨;李圆圆;郭薇;郭晓颖;林陶玉;

    目的:调查石河子市社区护士隐性缺勤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选取石河子市社区护士,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隐形缺勤调查表、离职意愿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85名社区护士的隐形缺勤总分为(17.27±4.43)分;离职意愿总分为(15.03±4.20)分;隐性缺勤对离职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β=0.300,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隐性缺勤能够解释石河子市社区护士离职意愿7.4%的变异。结论:185名护士的隐形缺勤整体处于中间偏上水平,离职意愿处于中等水平;隐性缺勤越高,社区护士离职意愿越强;护理管理者应予以重视,针对性进行处理。

    2024年01期 v.46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教育与医院管理

  • 基于案例的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李琪;屈媛媛;于洪涛;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的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进入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规培的60名规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规培学员分为实验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30人。实验教学组采取基于案例的教师标椎化病人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在骨科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和临床实践能力方面的差异,并采用问卷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教学组在理论成绩、病例分析、临床技能方面表现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表明,规培学员认为基于案例的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的课堂更有吸引力,课堂氛围更好,学员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均能得到提升。结论:基于案例的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可提升骨科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2024年01期 v.46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中医学》课程引入案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张选明;唐晓;徐畅畅;张虹霞;刘杰;袁今奇;

    《中医学》课程是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特色。近年来课程组在《中医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CBL),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临床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本文论述了CBL在《中医学》教学应用中的体会及注意的问题,为其今后推广和使用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v.46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CBL结合TBL双轨制教学法在眼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李璐;章磊;丁剑锋;

    目的:探讨CBL结合TBL双轨制教学法在本科医学生眼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石河子大学临床医学2019级本科生119名,纳入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CBL结合TBL教学法,n=60)、对照组(CBL教学法,n=59)。两组学生采用期末成绩(60%基础理论+40%见习课两次阶段测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各组学生参与眼科临床见习的体验感。结果:试验组见习生期末成绩、基础理论成绩、阶段测试Ⅱ的成绩(95.34±8.26)分、(93.23±5.14)分、(95.24±4.26)分均高于对照组(89.28±3.34)分、(90.25±7.36)分、(80.12±7.8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见习生对评价指标“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加强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文献综述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及锻炼PPT汇报能力”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临床见习带教,CBL联合TBL双轨制教学法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意识及个人医学素养,教学效果更优。

    2024年01期 v.46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环境卫生学》混合式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践

    宋关玲;胡云华;张琰;

    目的:探索在《环境卫生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进行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方法:在石河子大学预防医学2019级本科生的混合式教学中引入主体课程思政内容和渗透式课程思政内容,并对课程思政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混合式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满意度很高,97.92%的学生认为促进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提升了对爱国主义意识和科学发展观的感悟。结论:在《环境卫生学》混合式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的方法是可行的,后续将继续完善,并推广应用。

    2024年01期 v.46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局部解剖学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

    张佳;吴复琛;陆环;吴江东;李洪涛;赵海璇;张英娜;赵姗姗;孙嘉伟;

    针对局部解剖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设置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考核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期更加客观和全面地评价学生局部解剖学课程学习的效果。

    2024年01期 v.46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本刊征稿启事

    <正>《农垦医学》(原《石河子医学院学报》)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石河子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栏目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传统医学、临床护理、初级卫生保健、卫生事业管理、课题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讨论、专题讲座、短篇报道、临床病例讨论等。

    2024年01期 v.46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